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阳三城

河阳三城

①唐时称河阳县治北中城及毗邻之中潬城、南城为河阳三城。三城皆濒临黄河。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筑,在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黄河北岸。北齐置行台,北周置河阳镇,隋移河阳县治此。唐建中二年 (781) 置河阳三节度使,会昌三年 (843) 兼置孟州。金大定中毁于河水,后复筑,称下孟州。中潬城,东魏元象元年 (538)筑,在北中城南黄河中沙洲上,并于此设河阳关。北宋嘉祐八年 (1063) 为河水所毁。南城,东魏元象二年 (539) 筑,在中潬城南黄河南岸 (今河南孟津县东老城)。黄河二派流贯三城之间,有河桥相连,为洛阳北面津要。自北魏至五代,历为军事重镇。

②唐方镇名。建中二年 (781)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又称怀卫节度使,治河阳县 (今河南孟县南)。领怀、卫二州及河南府河阳、河清、济源、温、汜水五县。元和九年 (814) 增领汝州,并移治汝州 (今河南汝州市)。十三年 (818) 汝州改属东畿都防御使,罢河阳节度。会昌三年 (843)复置河阳节度,并于河阳置孟州,为河阳节度治所。


指唐代河阳县(今河南孟州市西)境内的北中城、中城和南城。北中城位于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黄河北岸,筑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齐曾于此置行台,北周改河阳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徙河阳县于此。唐建中二年(781年)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治,会昌三年(843年)又增置孟州治此。金大定中为河水冲决。中城位于北中城南、黄河中沙洲上,筑于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毁于河水。南城位于中城之南、黄河南岸,与中城同一年筑。三城之间有河桥相连,黄河两派流贯其间。自北魏至五代,当洛阳北面津要,为军事重镇。


猜你喜欢

  • 扬州府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维扬府置,属南京。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清属江苏省。1912年废。明初改维扬府置,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属京

  • 东乡垒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1永州府零陵县:“东乡垒在府西南。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倚湖水列营,璟击败之。即此。”即今湖南省永州市西东湘桥。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

  • 兰溪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改浠水县置,属蕲州。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天宝元年(742)改名蕲水县。②唐咸亨五年(674)分金华县置,属婺州。治所在今浙江兰溪市。以兰溪为名。元属婺州路,元贞元年(1295)改

  • 黑崖岭

    在今四川綦江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军: 黑崖山 “在军北七十里。石崖峭拔,夷贼李光世败入此山,官兵劲弩逐之,遂平”。

  • 宁民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白鹿县置,属雍州。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改白鹿县置,治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属雍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 朱备店

    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二十二里,九华山东麓。为九华山古道东大门,李白、刘禹锡等均曾由此登山。

  • 东皋兰州

    唐置羁縻州,属灵州都督府。侨治鸣沙县界(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黄河东岸)。后废。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回纥浑部置皋兰都督府,后改为东皋兰州。约在今蒙古国土拉河流域。永徽元年(650年)复为

  • 含洸镇

    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明正德九年(1514)置巡司于此。

  • 凤凰山城

    即高句丽之乌骨城。在今辽宁凤城市区东南凤凰山与高丽山之间。周围全长十五、六公里,有南北二门。出土陶片、铁镞及辽、金铜印。明《辽东志》云:“城随山铺砌,可容万余众。”

  • 洋湖口

    即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四十二里洋湖乡。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阳信县西南有洋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