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县
西晋太康初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水经· 江水注》: 巫溪水 “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北周改为建昌县。
古县名。晋初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大昌镇。属建平郡。北周时改大昌县。
西晋太康初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水经· 江水注》: 巫溪水 “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北周改为建昌县。
古县名。晋初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大昌镇。属建平郡。北周时改大昌县。
①在今安徽六安市东。《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龙穴山在“州东五十里,州境名山也。山脊有龙池,味甘美,亦名龙池山”。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龙穴山“在县东二十五里。两山相对,延袤十
在广东省东部,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东江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范围包括现今汕头、梅州、汕尾三市全部以及惠州、河源二市大部。其中心区域,初在海陆丰,1927年11月由彭湃领导创建。1929年春后转
北宋置,属招安县。在今山东沾化县东北马家庄子。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奓山镇。明嘉靖《汉阳府志》 卷2: 古乡有 “奓山”。
即穆棱河。指今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河下游。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大穆棱河一曰莫力河。源出穆棱窝集……又东北入乌苏里江。”
1941年改台拱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因设县时将丹江县部分地区并入,故由台拱、丹江二县各取一字为名(1943年又将丹江县并入部分拨出)。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中游。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南。《寰宇记》 卷112鄂州武昌县: 浮石湖 “阔七十里。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春冬干涸,中有一石独立,周回二十步,形状极下,纵水泛涨而不能没”。《清一统志 · 武昌府一》: 浮石湖 “在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大街西北隆福寺街。明景泰四年 (1453) 建,清雍正元年 (1723) 重修。为京师巨刹。清 《日下旧闻考》 卷45: “每月之九、十日有庙市,百货骈阗,为诸市之冠。” 1901
即今吉林蛟河市东北蛟河,为松花江支流。 《金史·乌春传》: “斜列至斜寸水, 用郭��计,取先在乌春军者二十二人。” 即此。
在今河北雄县东张青口村。《清一统志·顺天府四》:张青口“在保定县(治所在今文安县西北新镇)。凸峙众流之中,舟舶往来所必经,商贾凑集,最为繁荣”。《日下旧闻考》卷121:张青口“为保定、正定、河间三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