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洋水

洋水

①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朐县: “石膏山,洋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定。” 《水经·巨洋水注》: 洋水 “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东南径逢山祠西。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即石膏山也。……洋水历其阴而东北流,世谓之石沟水,东北流出于委粟山北,而东注于巨洋”。

②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及贵州东北境之芙蓉江。《元和志》 卷30洋水县: “以县西三十里洋水为名。” 《寰宇记》 卷120洋水县: 洋水 “在县西五十里,北流入信宁县界”。

③即今陕西西乡县东泾洋河。源出陕西镇巴县南,北流经西乡县会牧马河,入于汉。《水经·沔水注》: “洋水导源巴山,东北流径平阳城……洋川者,汉戚夫人之所生处也。高祖得而宠之,夫人思慕本乡,追求洋川米,帝为驿致长安。蠲复其乡,更名曰县,故又目其地为祥川,用表夫人载诞之休祥也。……洋水又东北流入汉。”

④即今甘肃天水市南藉水。源出甘谷县西南,东流经天水市入渭河。《水经·渭水注》: 藉水 “又东径上邽城南,得覈泉水,并出南山,北流注于藉。藉水即洋水也”。


古水名。即今陕西省南部汉水支流西乡河。源出西乡县南星子山,北流经县东,合木马河北入汉水。《水经注·沔水》:“汉水又东,右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


猜你喜欢

  • 上洛

    亦作上雒。春秋时晋邑。即今陕西商州市。《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司马起丰、析与狄戎, 以临上雒”。《战国策·秦策四》:“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皆此。西汉置上雒县。又作上雒。西周至战

  • 上寨驿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七十里。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驿。

  • 蒲涧寺

    北宋淳化元年 (990) 建,在今广东广州市北白云山麓。唐李群玉有 《登蒲涧寺后二岩》 诗;北宋苏轼有 《广州蒲涧寺》 诗。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滴水岩。今毁。北宋苏轼有《广州蒲涧寺》诗。

  • 吉宁砦

    宋置,属灌阳县。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南八十里。

  • 兴海县

    1943年改大河坝设治局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58年迁治子科滩(今兴海县)。在青海省东部,东界黄河,南倚阿尼玛卿山。属海南藏族自治州。面积1.31万平方千米。人口6万。辖2

  • 看都银场

    北宋置,在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元丰九域志》 卷6建昌军: 南丰县有 “看都” 银场,后废。

  • 杨坞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五十余里。《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前凉张大豫攻吕光,进逼姑臧,“有众三万,保据杨坞”。即此。胡注:“杨坞在姑臧城西。”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

  • 大通营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大通营“在大通县北一百二十里。本朝雍正二年置,城周六里,初设总兵驻防,兼辖白塔、永安二营,寻改副将,属西宁镇辖”。

  • 走马川

    应即今新疆玛纳斯河或呼图壁河。唐岑参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古水名。在唐轮台县(今新疆米泉市境)附近,古车师国即唐庭州的西境,应即今玛纳斯河或呼图壁河。唐岑参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

  • 夏虚

    又作夏墟。《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2.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