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阳县

济阳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及十六国后赵属陈留郡。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济阴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 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马头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南齐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分冤句县置,属杞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唐贞观元年 (627)废。

④唐景龙元年 (707) 于梁邹城置,属淄州。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元和十五年 (820) 并入高苑县。

⑤金天会七年 (1129) 析临邑、章丘二县地置,属济南府。治所即今山东济阳县。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1)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属陈留郡。东汉光武帝出生于此。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曹州、济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冤句县。(2)唐景龙元年(707年)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属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废,并入高苑县。(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属济南市。面积 1075 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济阳镇。春秋为犁邑地。南朝宋侨置临邑县。北齐属齐州。隋属齐郡。唐属齐州。北宋末属济南府。金析章丘、临邑二县置济阳县,治今址。属济南府。《郡县释名》山东卷上:济阳县“以在济水北,故名”。又清乾隆《济阳县志》:“邑在大清河之北,本济渎也。自清河合济入,通得济之名。济水绕其南,故曰济阳。”元属济南路。明、清属济南府。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0年属鲁北第二专区,1944年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属泺北专区,1950年属德州专区,1956年属惠民专区。1958年并入临邑县,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置,属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89年划归济南市。县境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黄河、徒骇河经此。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棉花、小麦、玉米、蔬菜、稻为主。工业有纤维板、水泥、纸张、陶瓷、汽车球柄、黑陶等厂。220国道、枣临公路经此。古迹有玉皇冢“大汶口文化”遗址、刘台子龙山商周文化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抱麟溪

    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清一统志 ·宁国府一》: 抱麟溪 “在旌德县西。源出黄华岭,东流与陶环溪、丰溪合,是为三溪; 又至石壁西入于徽山”。

  • 静宜园

    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公园内。清康熙十六年 (1677) 于此建香山行宫。乾隆十年 (1745) 重修,增建多处台榭亭阁,改名静宜园,园内有二十八景。1860年英法入侵,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静宜园

  • 马纪岭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南及吉林舒兰、蛟河县境之老爷岭。《金史·地理志》:会宁有马纪岭。

  • 窑圻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海驴岛

    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渤海中。《寰宇记》 卷20文登县: “岛上多海驴,常以八九月于此岛上乳产。皮毛可长二分,其皮水不能润,可以御雨。”

  • 达尔宗

    即边坝宗。在今西藏边坝县南边坝。清《西藏图考》卷5:“达尔宗城、索克宗城俱在巴塘城西北一千二百二十里。”

  • 杨岐水

    即今江西萍乡市南之萍水。《明一统志》卷57袁州府:杨岐水“源发杨岐山,西流过萍乡县前,下入醴陵县境。宋将之奇诗, ‘倒流杨岐水’即此”。

  • 灵仙洞

    在今江西分宜县北。《明一统志》卷57袁州府:灵仙洞“在分宜县(旧治)北三十里。洞中有丹炉,又有一石如磨,或以为炉之盖云”。《方舆纪要》卷87分宜县:灵仙洞“峻险崎岖,仰视石屋,如云霞往来之状”。

  • 战井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战井,监东四十里。”

  • 中吴军

    五代方镇。吴越置,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北宋初废。五代梁贞明初吴越置。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为平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