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县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三里。后为昌邑王贺封国。东汉亦为侯国,后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建安中,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晋仍属豫章郡。南朝宋废。
古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江西省永修县西北艾城东。元康三年(前63年)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即此。东汉建安初移治今艾城,为建昌都尉治。汉、晋属豫章郡。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废入建昌县。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三里。后为昌邑王贺封国。东汉亦为侯国,后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建安中,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晋仍属豫章郡。南朝宋废。
古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江西省永修县西北艾城东。元康三年(前63年)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即此。东汉建安初移治今艾城,为建昌都尉治。汉、晋属豫章郡。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废入建昌县。
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永宁州:牛河营“隆庆三年,总兵俞大猷讨古田叛僮,先遣分屯牛河、三阨,以扼要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境。明隆庆三年(1569年),俞大猷曾遣兵屯此。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塔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三塔集在“西南乡三十五里”。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百益乡。《清一统志·鄜州》:百益堡“在洛川县东南一百里”。
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二十二里,九华山东麓。为九华山古道东大门,李白、刘禹锡等均曾由此登山。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南二十八里羊范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邢台县图:西南有羊范村。
在今四川雷波县西一百里。产银、铅矿。清有千总驻防。
元至元中改师壁洞置,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寻改为安抚司。
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4永寿县: 莫营关 “在县西南。后魏所置,为扼险之所”。北魏置,即今陕西省永寿县监军镇西北穆陵关。
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郊铁心桥乡东向花村西,乌龟山南麓。为东南亚文莱国王的坟墓。明永乐六年 (1408) 八月,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率领代表团一百五十余人来到南京,得到成祖朱棣的盛情接待。同年十月不幸病故。临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置,治所在下隽县(今湖北通城县西北)。承圣三年(554)改为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