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润州

润州

①隋开皇十五年 (595) 置,治所在延陵县(今江苏镇江市)。《元和志》 卷25润州: “城东有润浦口,因以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三年(620) 复置,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镇江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润州。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句容、镇江、丹徒、丹阳、金坛等市县地。建中三年 (782) 置镇海军,宋初仍为润州。开宝八年 (975) 又置镇江军,政和三年 (1113) 改为镇江府。

②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海阳县 (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金皇统三年 (1143) 废。


(1)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治延陵县(唐改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以州东有润浦得名。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复名润州。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镇江府。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为南北交通枢纽。(2)辽置,治海阳县(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抚宁县东北部及秦皇岛市。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永兴场铺

    古名马桑坪,明改名永兴场铺。即今贵州湄潭县东北永兴镇。

  • 溜山国

    亦译作溜洋国。本元之北溜国。在今马尔代夫。《明史,外国传七》: “溜山,自锡兰山别罗里南去,顺风七昼夜可至; 自苏门答剌过小帽山西南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年,郑和往使其国。十四年,其王亦速福遣使来贡。

  • 英利站

    元置,在今广东雷州市南英利镇。明改为英利驿。元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南英利。明改为英利驿。

  • 冷盘垭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旧属房县。民国《湖北通志》卷36房县:冷盘垭“《县志》:在南乡之东,距城二百一十里,东界保康,南界兴山,设千总”。

  • 阿速江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明《辽东志》卷1:阿速江在“(开原)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 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

  • 武康郡

    ①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益州。治所在阳安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市及金堂县部分地。隋开皇三年(583) 废。②东魏兴和中置,属汾州。治所在东多城 (今山西孝义市

  • 三捧舍

    在今贵州独山县南百二十里尧棒乡。明、清置三捧土舍。

  • 石台山

    在今江西宜丰县南。《舆地纪胜》卷27瑞州:石台山“在新昌县南二十里。中有清凉禅院,东坡栾城尝游焉,有诗赠长老问公”。

  • 纳邻河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拉林镇一带。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后废。

  • 受禅台 (臺)

    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二十八里繁城回族镇。魏文帝曹丕即位于此。《水经·颍水注》:颍水“径繁昌故县北,曲蠡之繁阳亭也。魏书国志曰: 文帝以汉献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坛受禅于是地,改元黄初,其年以颍阴之繁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