涴市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长江南岸涴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涴市镇 “在松滋县东”。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长江南岸涴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涴市镇 “在松滋县东”。
1913年改思州府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1923年改为岑巩县。旧县名。本旧思州府直辖地方,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思县。治思州(今贵州岑巩县驻地思旸镇)。因与本省思南县名易相混,193
亦作古束。即今广西蒙山县东古苏村。清咸丰二年(1852)二月,太平军在永安州城(今蒙山县)被围,天地会主将罗大纲破古苏冲清军防线,大队由古苏冲小路突围。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清末太平军大败清军于
在今天津市北四十里。《清一统志 ·天津府一》: 塌河淀 “起宁河县, 迄天津道沽。 周百里,为北运河筐儿港减水容畜之地。按: 天津诸水,在运河北者,以塌河淀为归宿,其下游由贾家沽、陈家
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四十里,为武昌湖东半部。《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漳湖” 条下: 武昌湖 “又东十里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上湖,会上流诸水,其涨弥天,又东北汇于漳湖,导流为埭沟河,达府西皖口入江
在今陕西户县西五里。《水经·渭水注》:渼陂水 “出宜春观北,东北流注涝水”。宋敏求 《长安志》 卷15: “ 《十道志》 曰,有五味陂,陂鱼甚美,因误名之。……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涝水。唐宝历二年,敕
北宋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四十里安稳镇。明于此置安稳马驿。
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为筑水 (今南河) 注入沔水 (今汉水) 之口。《水经· 沔水注》: 筑水“又东流注入沔,谓之筑口”。《明史·地理志》 谷城县: “又有筑水,经县治东南,注于汉水,曰筑口。”在今湖北
在今江西寻乌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长宁县:“本安远县地。万历四年,抚臣江一麟讨平黄乡保贼巢,奏置。明年筑城于马蹄冈。”即此。《清一统志·赣州府一》:马踶冈“在长宁县治南。由城西环抱西北”。
一名唐述山。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元和志》卷39枹罕县: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按河出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注于蒲昌海,潜行地下,出于积石,为中国河。故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