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化镇

清化镇

①又名清华镇。唐置,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开元间曾为婺源县治。天祐中婺源县徙治弦高镇 (今婺源县),此地为清化镇。

②北宋置,属光泽县。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六十里。《元丰九域志》 卷9邵武军光泽县有清化镇。

③北宋置,属河内县。即今河南博爱县 (清化镇)。明设税大使。清设通判。1913年属沁阳县,设县佐。1927年为博爱县治所。

④北宋置,属澧阳县。在今湖南津市市南。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清化驿。清改置巡司。


在河南省博爱县中部、太行山南麓。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人民政府驻清化,人口3.3万。唐初为太行县治,后废县为太行镇。宋、元、明、清称清化镇。1929年从沁阳县析置博爱县后为治所。1946年改癸城镇。1947年设城关区,同年博爱解放改清化镇,1958年改城关公社,1959年复区,1961年复公社,1966年再改清化镇,1975年改公社,1983年再复镇。产小麦、玉米等。有炼铁、印刷、化工、橡胶制品、造纸、陶瓷、机械、服装、食品加工等厂。新济、郑常公路经此。古迹有清真寺。


猜你喜欢

  • 淇阳县

    隋开皇初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初分林虑县置,治今河南省林州市南。属岩州。大业初废。

  • 唐来渠

    即唐徕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宋史·夏国传》: “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即“唐徕渠”。

  • 亦迷河

    今吉林德惠县东、九台市西之饮马河。《明史·冯胜传》:洪武二十年(1387),“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之乃降……还至亦迷河, 复收其残卒二万余”。

  • 叶坊驿

    明置,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城西驿”条下:叶坊驿“在府西北四十五里。元叶坊站也。自崇安、浦城沿溪而下者, 皆会于此”。

  • 石碶市

    唐建它山堰。即今浙江鄞县西南石碶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石碶“距城十里”。

  • 童家坊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北童坊乡。《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童家坊“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地接徽、饶”。

  • 北漳淮镇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南四十里北漳淮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冀州图:西南有北漳淮。

  • 束庙堡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六十里束馆镇。《清一统志·大名府二》:束馆镇“其地有束皙庙而名。亦名束庙堡”。

  • 四京

    ①唐至德二载(757),以蜀郡为成都府,建南京;凤翔郡(治今陕西凤翔县)为府,建西京;改西京京兆府(治今西安市西北)为中京,与北京太原府、东京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合称五京。上元元年(760)成都府

  • 离石山

    ①亦名赤洪岭、赤谼岭、赤坚岭。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七十里与岚县交界处。《元和志》 卷14石州离石县: “离石山,今名赤洪岭。”②又名国山。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三国志·吴书·孙亮传》: 五凤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