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苑县

清苑县

北魏太和元年 (477) 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北七里。《寰宇记》 卷681清苑县: “因县界清苑河为名。” 北齐废。隋开皇十八年(598) 复置,移治今保定市,属河间郡。唐属莫州。五代唐为泰州治。北宋初为保塞军治,太平兴国六年(981) 改名保塞县,为保州治。金大定十六年(1176) 复为清苑县。元为保定路治。明为保定府治。民国初为直隶保定道治。1928年直属河北省。1961年迁治南大冉,即今清苑县。


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61.9万。辖8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清苑镇。北魏太和元年(477年)析新城县南境置清苑县,属高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入乐乡县(治今保定市)。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乐乡县改名清苑县,属河间郡。唐先后属蒲州、蠡州、瀛州、鄚州。五代属泰州。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清苑县更名保塞县,属保州。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复名清苑县。元先后属顺天路、保定路。明、清属保定府。1913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迁驻中大冉,属保定专区。1952年县人民政府迁驻南大冉,1958年并入保定市、唐县。1960年复设清苑县(含今顺平、满城县境),属保定市。1961年完县、满城县析出,清苑县复原制,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6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唐河、清水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花生等,为国家小麦生产基地县和河北省花生出口基地县。工业有机械、制砖、化肥、食品、服装等。京珠高速公路及保沧、保衡、保安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冉庄地道战遗址。


猜你喜欢

  • 涵水湖

    在今福建永定县西。《方舆纪要》 卷98永定县: “涵水湖在县西。今名龙安砦。湖水澄澈,萦回环绕,中有土阜。”

  • 傅家寨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二十八里傅家寨乡。《清一统志·襄阳府三》: 傅家砦 “在光化县境。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集镇名。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部、汉水北岸。属洪山嘴街道办事处。人口720。为原傅家寨镇人

  • 丰国监

    北宋咸平三年(1000)置,属建州。故址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9建州:丰国监在“州城东北。咸平三年置,铸铜钱”。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置,故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北。属建州。铸铜钱,元

  • 哈梅里城

    即哈密城。今新疆哈密市。《明史·哈梅里传》: “哈梅里,地近甘肃,元诸王兀纳失里居之。洪武十三年,都督濮英练兵西凉,请出师略地,开哈梅里之路以通商旅。……时西域回纥来贡者,多为哈梅里所遏…… (二十三

  • 安阳县

    ①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西汉废入荡阴县。三国魏复置,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相州。移治今安阳市。大业初为魏郡治。唐为相州治。金明昌三年(1192)为彰

  • 宁晋泊

    即胡卢河。又名北泊。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地势低洼,旧为漳、滏、滹沱等水所汇。北周浚胡卢河以备契丹骑兵南下,河身加宽, 日后渐成湖泊,至明始称宁晋泊。《清一统志·赵州一》:胡卢河,“《旧志》:在县东南二

  • 勐 (猛) 旺

    又称勐邦。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清雍正六年(1728) 设土把总。傣语 “勐” 为坝子,“旺” 或“邦” 为飞貉 (鼯鼠),意即鼯鼠坝。

  • 余庆街

    即今黑龙江省庆安县。清光绪十一年(1885)于此设分防经历。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改置余庆县,1914年改名庆城县。民国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庆城县,在绥化县东,呼兰河南,旧名余庆街。

  • 船城

    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山川城。《清 一统志 ·奉天府二》: 船城 “在辽阳州西六十里。周一里有奇,俗传元时养鹰处”。

  • 委粟关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水经·滱水注》: 唐水 “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 《地道记》 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又 《新唐书·地理志》 唐县: “北有委粟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