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溱水

溱水

①又名潧水、鄫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说文》: “溱水在郑国,南入于洧。”

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水经·汝水注》: “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东南径朗陵县故县西。溱水又南屈径其县南,又东北径北宜春县故城北。溱水又东北径马香城北,又东北入汝。” 南朝梁中大通二年 (530),陈庆之 “破魏颍州刺史娄起等于此”。

③古秦水。一名肆水。在今湖南临武县南。源出临武县西南华阴山,东流会武溪水,遂通称武水。东流经宜章县,入广东昌乐县,至韶关市合浈水,南流为北江。《汉书· 地理志》 桂阳郡临武县: “秦水东南至浈阳入洭。” 《水经》: “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绕城西北屈东流,……东至曲江县……过浈阳县,……南入于海。” 郦注: “溱水……北与武溪合,东南径临武县西,谓之武溪。……南注于郁,而入于海。” 按 《汉志》、《水经》 俱以溱水为经流,郦注谓溱水入武溪水,以武溪水为正流。故溱水下游亦有武水之名。今通称出湖南临武至韶关市会浈水者为武水。


(溱zhēn) 古水名。(1)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为双洎河上源支流。《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2)即今河南省确山、汝南两县境内汝河支流臻头河。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年)陈庆之败北魏将娄起于此。(3)即今广东省武水、北江。


猜你喜欢

  • 夏港镇

    又名夏浦。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十里夏港镇。宋置夏港寨。清毕沅 《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三年 (1129),“金人攻江阴,至夏港,距城八里而近”。即此。明天顺初,移利港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江阴市北部偏西,北

  • 杲阳关

    明置,属青川千户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南。《明史· 傅友德传》: 洪武四年 (1371),“下青川、杲阳进兵徇江油、彰明二县”。

  • 西埔

    即今福建东山县治西埔镇。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西埔圩。1953年东山县迁治于此。据1981年版《东山县地名录》:原来的西埔就是现在的顶西村,因建村于庙山西面一块荒埔上,取名西埔。

  • 决口戍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大通三年(531)改为临水县。

  • 象骨山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69岳州: 象骨山,“ 《山海经》 云,巴蛇吞象,暴其骨于此。山旁有湖,谓之象湖”。

  • 干齐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三国志·魏书·阎温传》:三国魏初,燉煌功曹张恭“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干齐二县”,即此。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

  • 小其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三国吴孙权在此开凿运河(后改名破冈渎)以通漕运。《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赤乌八年(245),“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 自小其至云阳西城(今丹阳市西南),通会市,

  • 苍梧水

    在今广东高要市东。《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苍梧水“在高要县东南四十里一百步,源出腐柯山,初成瀑布飞流”。《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苍梧水“一名典水,源出烂柯山,初为瀑布,东流屈曲二十里,入大

  • 龙木头都留等十二族军民千户所

    元置,属松潘宕迭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四十里。明于此置陇木头长官司。

  • 瓷器口镇

    亦名磁器口。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磁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