溵水
即水。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 自汝水别出,东北流经西华、商水二县,至周口市西北入颍水 (今沙河)。元至正年间汝水东出溵水入颍。此后遂成为北汝河下游。
即水。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 自汝水别出,东北流经西华、商水二县,至周口市西北入颍水 (今沙河)。元至正年间汝水东出溵水入颍。此后遂成为北汝河下游。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八十里新店子小板申村东。1971年发现。墓主为东汉使持节乌桓校尉。为多室砖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19.85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五十余幅,榜题二百五十多项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高阳县(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乡)。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辖高阳、鄚、博野、清苑四县,相当今河北高阳、安新、保定、清苑、博野、蠡县等市县地,贞观元年
又名丁里村。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十五里。《元和志》卷9萧县:“丁公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丁公追汉高帝处。”《寰宇记》卷15:“楚汉相攻,高祖败,薛人丁固追之,即此也。”
即今湖北洪湖市西北九十里府场镇。民国《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 沔阳州 (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 南乡有 “府场”。
在今吉林磐石县城西北四十里。1932年春,磐石县北部农民在共产党员李红光领导下,在蛤蟆河成功地举行了大暴动,建立了南满抗日游击队。是年秋,杨靖宇领导抗日斗争,将磐石、海龙等地抗日游击队进行整编,成立了
①即今辽宁朝阳县东南东大屯乡。民国《朝阳县志》卷4:“城东南大屯距县九十里。”②即今吉林长春市西南大屯镇。旧南满铁路经此。民国《东北年鑑》:南满铁路有大屯站。③即今云南个旧市东北二十八里大屯镇。清设大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唐置,治今四川省泸定县境。属雅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泸定县。后废。
即今浙江武义县北武义江东岸之范村。《方舆纪要》卷93金华府武义县:小坑口隘“在县北四十里。从小径可达府城”。
在今湖南怀化市南。《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板门山 “对峙如门”。《方舆纪要》 卷81沅州“明山” 条下: 板门山 “宋时为向蛮据守处”。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南四十里浪窝口。清于此设千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