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母鲁克池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西藏图考》卷1载《西藏全图》作“牙母鲁克海”。藏语意为碧玉、草原之湖或上部牧区碧玉湖。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西藏图考》卷1载《西藏全图》作“牙母鲁克海”。藏语意为碧玉、草原之湖或上部牧区碧玉湖。
即秦、汉之沙陵湖。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北。《元和志》 卷4胜州榆林县: 金河泊 “在县东北二十里。周回十里”。
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上皮林村。《黔记》:永从县南有上下皮林砦。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寰宇记》 卷94武康县: “金鹅山在县东二十里。《山墟名》 曰: 汉海昏侯沈戎葬于此,上有池深五尺,其水冬夏不竭。时吴帝见山上金鹅翔集。” 故名。《古今图书集成》卷967: 德清县
春秋楚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春秋》:僖公四年(前656),“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史记·秦本纪》: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伐楚,取召陵”。即此。古邑名。春秋时楚邑。在今
原属土谢图汁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策策尔勒格西北北特,大临河西岸。
即今广东德庆县西绿水河。《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陆溪在“州西五十里。源出佛子岭,东流三十里入江。水口旧有陆贾庙,因名”。
明嘉靖中置,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广宁县:峡径营“在县东北。旧属四会县,后改今属”。
即君子津。唐贞观七年 (633) 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后废。唐贞观七年(633年)于河滨县东北黄河君子津渡处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黄三坑砦 “在县西。瑶巢也。《志》 云,县境诸瑶山,凡数十处,而黄三坑、铁场、石人背等山巢,皆在县西。嘉靖三十七年,督臣王钫以德庆、泷水、阳春、
①在今安徽和县北八十里。《舆地纪胜》卷48和州:阴陵山“在乌江县西北四十里。即项羽迷失道处”。《清一统志·和州》:阴陵山“在州北八十里,接江浦县界。……《州志》:山小多石,上有刺枪坑,阔一丈许。石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