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宝溪
古名独孤水。即今四川威远县之新场河、威远河。《方舆纪要》 卷72威远县: 献宝溪在 “县西北七十里。《志》 云: 溪源一出仁寿县界罗泉山下;一出两母山,合流而东南,入富顺县,注于金川”。《清一统志·嘉定府一》: 献宝溪,“ 《省志》: 献宝溪一名硫黄川,自山谷中发源,流二十里合龙会河……又二十里入富顺界”。
古名独孤水。即今四川威远县之新场河、威远河。《方舆纪要》 卷72威远县: 献宝溪在 “县西北七十里。《志》 云: 溪源一出仁寿县界罗泉山下;一出两母山,合流而东南,入富顺县,注于金川”。《清一统志·嘉定府一》: 献宝溪,“ 《省志》: 献宝溪一名硫黄川,自山谷中发源,流二十里合龙会河……又二十里入富顺界”。
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凤林关,“《类要》,在襄阳县”。《方舆纪要》卷79襄阳县:凤林关“在府南七里”。②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七十里炳灵寺石窟河南500米阎王砭。《资治通鉴》:唐大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神电卫。治所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东南。清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吴川市西南吴阳。
南朝梁置,为桂平郡治。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道光 《桂平县志》 卷4: “县以桂名,桂其土产也。” 隋属郁林郡。唐为浔州治。北宋嘉祐间,移治今桂平县。元为浔州路治。明为浔州府治。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
在今四川綦江县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石笋崖“在军北百里,往隆化路。有石如笋,高者三四丈,低亦丈余,凡数十焉”。《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石笋山在“县西二十里……以形似名”。
即和武州之讹。宋置,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元改为镇宁州。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即区粟城。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梁书·林邑国传》 误作区栗城。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属平秦郡。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北周天和三年(568) 移治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河北岸,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渭滨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又称安远门。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
元置,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