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疏勒县

疏勒县

1913年改疏勒府置,为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治所即今新疆疏勒县。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2399平方千米。人口29.3万,维吾尔族占93.2%。辖3镇、12乡及国有农场7个。县人民政府驻疏勒镇。历代为军事重镇。汉、唐时期为西域“四大重镇”之一;公元10世纪中叶后,疏勒是喀拉汗王朝的领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喀什噶尔地区,总领南疆八城。疏勒受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道光七年(1827年)在喀拉喀依庄园(今疏勒县城)修汉城,名为“恢武城”。从此疏勒所辖州、府、县均以新汉城为治所。1913年设疏勒县,属喀什噶尔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50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公署,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地处绿洲平原,主要河流有克孜勒博依河、排孜阿瓦提河、库山河等。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主产棉花、小麦,并产玉米、稻、葵花子、胡麻等,为新疆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工业有粮、油、棉花加工、棉纺、建材、机电、水泥、酿酒、果品加工。315国道和两条省道纵横县境。建有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蒲反县

    西汉改蒲坂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东汉复改蒲坂县。即“蒲坂县”。

  • 寺头镇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北十里寺头村。因有保宁寺而得名。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北有寺头镇。②即寺前镇。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里寺前镇。在山东省临朐县西部。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

  • 龙母陂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博白县:“龙母陂在县东十里,溉田三十顷。”

  • 清腾山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隋书·地理志》:清腾县有清腾山。

  • 陬溪

    即西溪。在今湖南衡山县西二里。《新唐书·邓处讷传》: “陬溪人周岳与 (雷) 满狎,因猎,宰肉不平而斗,欲杀满,不克。见满已据州,悉众趋衡州。” 《方舆纪要》 卷80作 “鲰溪”。

  • 安新县

    1913年改新安县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迁今治新安镇。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738平方千米。人口40.4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安

  • 贵平县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为和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以贵平山为名。隋属隆山郡。唐属陵州。开元十四年 (726) 移治禄川(在今仁寿县东北六十里贵坪)。北宋属陵井监,熙宁五年 (10

  • 荡阴

    战国魏邑。即今河南汤阴县治。《战国策·赵策三》: “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即此。古邑名。即今河南省汤阴县。《战国策·赵策三》:“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即此

  • 彰县

    ①北魏改新漳县置,为番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隋开皇中废。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改鄣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西魏为广安郡治。北周

  • 三皇峁

    在今陕西子洲县西。清光绪《绥德州志》卷2:三皇峁“在城西八十里。上有颖山寨。今加修筑,更名光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