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州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疏勒、疏附、岳普湖、阿图什、乌恰等市县地。十年 (1884) 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升为疏勒府。
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直隶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疏附、疏勒、伽师、乌恰、阿图什等市县地。二十八年升为府。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疏勒、疏附、岳普湖、阿图什、乌恰等市县地。十年 (1884) 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升为疏勒府。
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直隶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疏附、疏勒、伽师、乌恰、阿图什等市县地。二十八年升为府。
即当利浦。在今安徽和州东南十二里长江滨。《寰宇记》卷124历阳县:“当利浦在州东十二里。本名扬浦。”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时改为县佐。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长安县西北。亦名咸阳原、咸阳北坂、洪渎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指此。周文王、武王、周公皆葬于此。《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
一名鹦鹉湖,亦名东湖。在今浙江平湖市城区东。《续汉书·郡国志》 海盐县刘昭注:“案今计偕簿,县之故治,顺帝时陷而为湖,今谓为当湖。大旱湖竭,城郭之处可识。”
又作金冬谿、金栋谿。治所即今西藏朗县东金东。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部落》 中有金东。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金东谿。1960年并入朗县。“金东”,藏语意为一千种饮料 (琼浆)。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在今
即今河北宁晋县南十五里大曹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南有大曹庄。
①隋开皇二十年 (600) 分云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古城)。《元和志》 卷4胜州: “割云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县置胜州,立嘉名也。”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在今湖南汨罗市北十里楚塘乡汨罗山 (又名烈女岭)。《元和志》 卷27湘阴县: “屈原冢,在县北七十一里。” 《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屈原墓 “在汨罗江,与屈原庙相对。碑额题曰三闾墓”。今汨罗山有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战国魏于此置邺县。东汉末为冀州治。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十六国后赵、冉魏、前燕均建都于此。《水经·浊漳水注》:“魏武封于邺,为北宫,宫有文昌殿。……其城东西
又名玄女泉、珍珠泉。在今安徽凤台县东北十里。《寰宇记》 卷129寿春县: 咄泉 “其泉与地平,一无波浪。若人至其旁,大叫则大涌,小叫则小涌,若咄之涌弥甚,因名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