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诗有“孤城上与白云齐”句,亭因以为名。《清一统志·饶州府二》:白云亭“在余干县南”。
②北宋寇准建,在今湖北巴东县城内。南宋陆游《入蜀记》:“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肌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在今湖北省巴东县。北宋寇准建。南宋陆游《入蜀记》誉其为“天下之幽奇绝境”。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诗有“孤城上与白云齐”句,亭因以为名。《清一统志·饶州府二》:白云亭“在余干县南”。
②北宋寇准建,在今湖北巴东县城内。南宋陆游《入蜀记》:“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肌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在今湖北省巴东县。北宋寇准建。南宋陆游《入蜀记》誉其为“天下之幽奇绝境”。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地。西魏改为金迁郡。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西魏时改金迁郡。
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弥黎城北。刘澄之 《永初记》 所谓城之西南有弥黎城者也。” 《旧志》 误为迷刘城。《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垞城” 条下: “今州南二里有古迷刘城。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靖州》: 黄泥关 “西接贵州黎平府锦屏县界,北接贵州镇远府天柱县界。有把总分防”。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黄河东岸。东汉末废。《水经· 河水注》: 河水 “又南过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过县西”。古县名。西汉置,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上城湾古城。属定襄郡。东汉末废
即蒯城县。西晋置,属始平郡。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清一统志·凤翔府》: 剻城旧县 “在宝鸡县东”。古县名。西晋咸宁四年(278年)析陈仓县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属始平郡。后废。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方舆纪要》 卷104吴川县 “海” 条内: “ 《志》 云,县南三十里有限门港,合群川之流注于海。水道曲狭,值潮退,沙碛浅露,或潮满风急,舟楫悉不敢往来,因名。” 明万历
在今山东聊城市南十八里。运河所经,元置闸于此。《方舆纪要》卷34聊城县:李家务“元至正六年,盗扼李家务闸河,劫夺商旅。两淮运使宋文瓒言,世祖开会通河千有余里,岁运米至京者五百万石。今骑贼不过四十人,而
即今四川绵阳市西北石马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绵州:石马堡“在州西北三十里古石马镇,松、维要道”。嘉庆五年修筑。
又名迁龙寨。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明、清设迁隆寨巡司于此。
即野台。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魏书·太祖纪》:皇始二年(397),“帝临其营,战于义台坞,大破之”。即此。《史记·赵世家》 引《括地志》云:“野台一名义台。”又,《清一统志·正定府》 “义台”条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