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堡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白沙堡“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
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濛巡司于此。
③又名沙湾,即今广东番禺市西南沙湾镇。明洪武三年(1370)置沙湾巡司于此。
(1)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白沙。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濛巡检司于此。(2)即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南白沙。清为通桂阳州重要边邑。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白沙堡“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
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濛巡司于此。
③又名沙湾,即今广东番禺市西南沙湾镇。明洪武三年(1370)置沙湾巡司于此。
(1)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白沙。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濛巡检司于此。(2)即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南白沙。清为通桂阳州重要边邑。
在今甘肃礼县西十里。清光绪 《甘肃新通志》 卷7: 金瓜山 “前连小峰,上有石微指之即动,力撼之不动,土人谓之悬忽石。对面有高峰,苍松万株”。
①南齐置,为安蛮左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木兰山附近。以木兰山为名。梁改为梁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改为木兰县。大业初属永安郡。唐武德三年(620)废。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属呼兰府
北魏孝昌中置,为北梁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北齐天保七年 (556) 移治废考阳县城 (今民权县东北),属梁郡。隋开皇十八年 (598)改为考城县。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明一统志》卷82崖州:回风岭“在崖州(治今崖城镇)东一百二十里。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
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东区县(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北宋庆历三年(1043)废。唐置羁縻州。置年不详。治东区县(今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部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二十余里小板岔。 《北史·高句丽传》: 三国魏正始五年 (244) 讨高句丽,“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大战于沸流。 败走, 俭追至岘, 悬车束马登丸都山,
北宋置,属丹阳县。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五十里吕城镇。《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 吕城镇“乃吕蒙所筑”,故名。明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丹阳市东南部、京杭运河两岸,东邻常州市武进区。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3万。
战国时魏邑。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十四里。《战国策·韩三》: 韩侈谓秦王,“进齐、宋之兵至首垣,远薄梁郭”。又 《史记·赵世家》: 赵肃侯七年 (前343),“公子刻攻魏首垣”。即此。秦置长垣县。古邑名。
一名三石江。在今贵州黎平县西。《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新化江 “源出天甫山,东北流,经八舟、龙里、亮砦、欧阳诸司,又东北入于沅江”。
在清外蒙古赛因诺颜部境。即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的塔沁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 塔楚河 “源出赛因诺颜旗,数水合南流,潴为锡拉布里都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