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崖后千户所
明成化中置,属威海所。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百尺所。
明成化中置,属威海所。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百尺所。
明崇祯六年(1633)改连平县置,属惠州府。治所即今广东连平县。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平、和平、河源等市县地。1912年复为连平县。明崇祯六年(1633年)置,治今广东省连平县。以攻九连山义军获胜得名。属惠
在今山西应县城内。寺初名宝宫寺,五代晋天福间建。辽清宁二年(1056)重建。元延祐二年(1315)改名佛宫寺。寺有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称为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各层间又
①在今云南大姚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马家山“高出群山,林木深郁”。②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马家乡。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水县治此。
北宋时改泰州置,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为泰州路。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宋《淳祐临安志》卷9:石屋洞“有石洞极高,状似屋”,故名。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即今安徽芜湖县南二十里红杨镇。旧属宣城县。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红杨树镇“距城五十五里”。
亦名月城集。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月城集 “亦名越城集。在山阳县 (今淮安市) 西南九十里”。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湾头镇。《寰宇记》卷123引阮升之记: “吴王濞开此沟,通运至海陵仓,北有茱萸村,以村立名。”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高村东北。《明史·陈璘传》:万历中,副总兵陈璘“会他将朱文达攻破石牛、青水诸巢”,即此。在今广东省云浮市西高村东北。明万历中,官军攻破石牛、青水诸穴,即此。
即故安平城。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南三十六里安平乡。《水经·阴沟水注》:“水又东径安平县故城北。”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