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神臂崖城

神臂崖城

亦名神臂山城、铁泸城。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村。南宋淳祐三年 (1243)建在神臂崖,迁泸州于此。为抗蒙元著名山城之一。至景炎二年 (1277),争战34年,五易其手。故民谚有 “天生重庆,铁打泸州”。元兵最后攻破山城,迁泸州于茜草坝 (今泸州市东),城坏。今遗址尚存,方园十余里,东西穿城五里,南北二里,四周环崖,三面临水。有摩崖造像、石刻、蛇盘龟等文物。


猜你喜欢

  • 白朗宗

    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原西藏地方政府设白朗宗。1960年改设白朗县,今驻地为洛江。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觉洛。1960年与杜穷、旺丹二宗合并,改置白朗县。

  • 金陵镇

    北宋置,属江宁县。即今江苏江宁县南陶吴镇。宋 《景定建康志》 卷16: “金陵镇在江宁县南六十里。本陶吴铺,景德二年改为镇。” 元设税务于此。(1)古镇名。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置,即今江苏省南京

  • 铁猫儿山

    在今福建龙岩市东北铁石洋。《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岩县: 铁猫儿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铁石洋,特起圆阜,如猫内顾,龙川诸水经其下,为县之水口山”。

  • 河会堡

    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二十五里河会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河会堡在唐家会堡东南,万历二十五年建,城周二里有奇。边口有曲峪等处为最冲。”

  • 岐阳县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元和志》卷2:“以在岐山之南, 因名。”二十一年(647)废。永徽五年(654)复置, 至德后属凤翔府,元和三年(808)废。古县

  • 北隘岭

    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瑞金县:北隘岭在“县东北七十里,接福建长汀县界”。

  • 刘尚城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81辰州府沅陵县:刘尚城“相传后汉建武中,尚征武陵蛮时所筑。今城虽废,犹足以控扼诸蛮。《郡志》:今辰溪县东南五里有刘尚城,即此城也”。

  • 炉 (鑪) 霍县

    1912年改章谷委员置,属边东道。治所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南下街 (旧炉霍)。任乃强《西康图经》 (地文篇) 《正译·七十八·昌都炉霍名义辨》: “查炉霍建置历史,始知其为纯粹之汉名。霍谓霍尔,炉谓西炉。

  • 白泥长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白泥州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万历二十九年(1601)废入余庆县。元初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为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复置,万

  • 金宝圩

    亦名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三国吴赤乌二年 (239) 筑,历经修建。至清代圩周一百二十余里,溉田二十余万亩。又称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筑,在今安徽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