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中旗

俗称达尔罕镇。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在伊克唐噶里克坡 (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5 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旗政府驻巴彦塔拉 (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巴彦塔拉镇)。1956年迁今治保康镇。1969年划归吉林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新开河、西辽河两岸,邻接吉林省。属通辽市。面积9811平方千米。人口 52.7 万。辖6镇、23苏木、6乡。旗人民政府驻保康镇。科尔沁系蒙古部族名,意为“带弓箭的人”。明末属嫩江科尔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归降。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科尔沁左翼中旗,属哲里木盟。1945年划属辽北省,1945年改属兴安南地区行政公署,治巴音塔拉,后迁驻舍伯图。1946年行政公署撤销,置哲里木省,随属省;同年废哲里木省,复置哲里木盟,随属盟。1947年属辽北省。1949年随盟自辽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旗政府迁驻保康镇。1969年随盟划入吉林省,1979年复属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属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部,其西部为科尔沁沙地。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等河流。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高粱、大豆、甜菜、线麻、马铃薯等,畜产黄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等。工业有制糖、酿酒、乳品、皮革、机械、棉纺织、皮鞋等。大郑、平齐、通霍、通让铁路、111、303、304国道经此。古迹有清祭风寺、慧丰寺遗址。有革命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闵家集

    即今湖北孝感市东南四十八里闵集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东南有闵家集。

  • 南皮县

    ①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北八里。西汉属勃海郡。文帝时封窦彭祖为南皮侯,即此。东汉为勃海郡治。东魏移治今南皮县。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 绒辖尔宗

    即绒辖。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

  • 洮北县

    1946年由洮南县属之庆平、庆远、永平、永安、万宝、宝利、瓦房、新立、富贵、兴隆等十村析置,属嫩江省。治瓦房 (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1949年撤销,并入洮安县。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6年由

  • 遮日山

    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5路南州: 遮日山 “在州东南十五里。峰峦峻拔,阳辉掩映。一名些亦山”。

  • 汤周山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寰宇记》卷109袁州万载县:汤周山“在县西三十里。古老相传晋安帝时汤、周二仙修道之所”。

  • 营陵县

    西汉置,为北海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东汉属北海国。晋属东莞郡,后属高密郡。北齐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为北海郡治。北齐省。

  • 孝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熙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元和志》卷31绵竹县:“境有孝子姜诗泉,故取为名。”大业二年(606)改为绵竹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晋熙县改名,治今四川

  • 徐沟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置,属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三十一里徐沟镇。1952年与清源县合并为清徐县。古旧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东南徐沟镇。属太原府。元属冀

  • 岔口堡

    明置,属庄浪卫。即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岔口驿。清初设守备,后改设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