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窿河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清一统志·安西州》: 窟窿河 “源出土葫芦沟,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内多大穴,深不可测,畜产误入,即不能出”。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清一统志·安西州》: 窟窿河 “源出土葫芦沟,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内多大穴,深不可测,畜产误入,即不能出”。
北宋置,属梁泉县。在今陕西凤县东北境。
在今广西兴安县东。 《方舆纪要》卷107全义县:八字陂“在县治东。……皆灵渠之水分引灌田处”。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三十六里五泄瀑布。《水经·渐江水注》:泄溪“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泄,下泄悬三十余丈……中三泄不可得至,上泄悬二百余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即五条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续汉书·郡国志》:豫章郡南野县“有台领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正义》引《舆地志》:“台岭,亦名塞上,今名大庾。”见“梅岭(2)”。
亦名科儿古。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哈耳宾卡河口。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西岸有“科儿古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北岸, 东至海滨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镇一带。《关中记》: “秦为金人十二,董卓坏以为钱,余二枚,魏明帝欲徙诣洛阳,到霸城重不可致,今在霸城大道南。”金人即铜人,故名铜人原。
在今江西武宁县东三洪。《清一统志·南昌府一》:三硔滩“在武宁县东七十里,接建昌县界。有数大石横列水中,名和尚石,为最险要处”。
①西晋永兴元年(304)置,属扬州。治所在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宜兴、溧阳二市地。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北魏置,治所在高冢城(今江苏泗洪县西北)。北齐废。(1)西晋永兴元年(304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次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阿尔山图西北。
唐圣历元年(698)置,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十五里长乐坡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