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沈州。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南。贞观元年 (627)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河南省项城市南,属沈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项城县。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一百三十里,为峨眉山顶峰之一,仅次于万佛顶。海拔3077米。游峨眉山者至此而止。上有光相寺 (普光殿)、卧云庵等。气势磅礴。在覩光台可见日出、云海、宝光 (佛光)、圣灯四大自然景观
在今宁夏固原县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一年(776),“吐蕃寇石门,入长泽川”。即此。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苏木附近。《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攻石门,入长泽川”,即此。
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公会戎于潜”。《水经·济水注》:“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春秋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镇海卫。治所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六鳌镇。清顺治十四年(1657)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福建省漳浦县东南六鳌镇。属镇海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读
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驻地阿腾席连镇。清以来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驻地。“阿腾席连”,蒙古语意为“金桌子”。
南朝梁称且末国为末国。都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梁书·诸夷传·末国》:“末国,汉世且末国也。……其王安末琛盘,普通五年遣使来贡献。”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汤山城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9:汤山城在“(凤凰)城东五十里”。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七十四里大荆镇。《清一统志·温州府》:大荆营“在乐清县东北一百里。本朝顺治中筑城,设参将守备驻此。雍正二年改参将为游击,移守备于大芙蓉汛”。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北八屯村。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