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章水

章水

①一名黟水。即今安徽黟县之漳河。宋淳熙《新安志》 卷5黟县 《水源》: 章水 “出县北十八里章山。东南流二十七里至县界,又东南流五里合横江水。溉田十一顷”。

②又名漳水、漳头水、欠水。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东南流至涡阳县西北入涡。《水经· 渠水注》: “沙水东南径城父县西南,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

③又名古豫章水、南江。在今江西西南部。即今江西赣江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崇义县之聂都山,有南北二源。南源自山南东流,经大余县南,东入南康县境,折而北流入赣县境; 北源自山北东北流至崇义县北,折东南流经上犹县至赣县境,与南源汇合。再东流与贡水合为赣江。《山海经·海内东经》: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注江”,盖以此为赣江正源。《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章水 “源出大庾县界聂都山,从南康县东北流,合西扶、良热等水,流三十里入县郭,与贡水合焉”。

④一名土山水。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之漳水。《水经·涢水注》: 土山水 “世谓之章水。水出土山,南径随郡平林县故城西。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东入于涢”。《清一统志·德安府》: “按,章水本合富水始入涢,自明宏 (弘) 治中,涢水直决而南,遂与章水合流,自此章水不复入富,富水亦不复入涢,而径于汉。”

⑤在今湖南宜章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大章、小章水 “出王禽山之东,流至县北二十五里合流,至灵石合白清水,至三沌合辽水、长乐水、武水”。《清一统志·郴州一》 引 《县志》: “章水二源,俱出黄岑山,北曰大章水,南曰小章水,东流径县北白石渡,又东南合流而南少东,入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界。”


又称古豫章水、南江。江西省赣江之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大庾岭,东北流经大余、南康市,纳上犹江后至赣州与贡水汇合,称赣江。长216千米,流域面积6639平方千米。支流有上犹江、合江水、杨梅河等。建有油罗口、陡水等水库。流域内钨矿资源丰富。


猜你喜欢

  • 思贤亭

    在今江西南昌市。《水经·赣水注》: “赣水又历白社西。有徐孺子墓。吴嘉禾中,太守长沙徐熙于墓隧种松,太守南阳谢景于墓侧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于碑傍立思贤亭。松大合抱。亭世修治,至今谓之聘君亭也。

  • 柯阴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仪凤二年(677年)置,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北。属晏州羁縻。后废。

  • 大赤磡

    又作赤坎。即今广东斗门县西北大赤坎。《广东舆地全图》香山县图:县西南有大赤磡。

  • 茂山卫

    在今河北易县南。明景泰元年 (1450) 由保定府 (今保定市) 移于此。

  • 悉立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载: 在悉立地区,首领为章首领,名叫诺那。《新唐书· 西域传》: “悉立当吐蕃西南。”又《章求拔传》: 章求拔 “居悉立西南四山中,后徙山西,与东天竺接”。悉立为西藏最

  • 罗汉洞关

    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与抚宁县接界。明弘治中筑城。《方舆纪要》 卷17卢龙县: 罗汉洞关,“隆庆初蒙古土蛮入沙岭、罗汉洞,大掠郡境”。即此。

  • 杨溪

    亦名杨桃溪。即今四川盐亭县东南洋溪河。《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杨溪“在永泰县东南。源出果州”。

  • 陈仓山

    亦名宝鸡山、鸡峰山。即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四十里鸡峰山。《史记·封禅书》:秦文公十九年(前747),“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水经·渭水

  • 乌古敌烈统军司

    辽众部族军司,治所在河董城(今蒙古国东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北岸)。辖地相当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后废。

  • 信安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新安县置,属东阳郡。治所即今浙江衢州市。唐武德四年 (621)为衢州治。天宝、至德间为信安郡治。咸通中更名西安县。②南朝梁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十五里。隋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