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简州

简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 改为缘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简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六年 (623) 改为南简州。

②隋仁寿三年 (603) 置,治所在阳安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元和志》 卷31简州:“因境有赖简池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三年 (620)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阳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简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市及金堂县部分地。元属成都路。省阳安县入州。明洪武六年 (1373) 降州改简县。正德八年 (1513) 复升为简州,属成都府,移治今简阳市。清不辖县。1913年废州,改为简阳县。

③唐武德五年 (622) 改云州置,治所在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新唐书·地理志》 简州: “以县南有简渎取名。” 八年 (625) 废。


(1)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一带。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缘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六年改为南简州。(2)隋仁寿三年(603年)析益州置,治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因境有赖简池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约当今四川省简阳、资阳两市地。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武德三年(620年)析益州复置。辖境约当今简阳市和金堂县东南部分地区。属剑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阳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简州。北宋初以后辖境减缩,仅有今简阳市地。属成都府路。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属成都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县,正德八年(1513年)复升为州。属成都府。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简阳县。(3)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云州置,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丹阳市地。属江南东道。八年废。


猜你喜欢

  • 孟寨镇

    北宋置,属舞阳县。即今河南舞阳县北二十四里孟寨乡。在河南省舞阳县中部偏西。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孟寨村,人口 2440。孟姓世居于此,立寨避兵始称孟家寨。清道光初简称今名。1

  • 长乐公主墓

    为唐太宗第五女李丽质之墓。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烟霞乡陵光村。李丽质为长孙皇后所生。贞观十七年(643)暴亡,时年23岁。陪葬昭陵。1986年发掘该墓, 出土了一批精美壁画,如“铠甲仪卫图”、 “群侍图”

  • 湄潭水

    又称湄溪。在今贵州湄潭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湄潭县: “南有湄潭水,又西有三江水,下流俱入于乌江。”

  • 底东堡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底洞镇。《方舆纪要》 卷70珙县 “罗星渡堡” 条下: “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亦洪武中置。有官军戍守。”

  • 凤凰台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宋书·符瑞志》:元嘉十四年(437),“大鸟二集秣陵民王��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宋《景

  • 巴林

    又称巴铃箐。即今贵州兴仁县东北巴铃镇。清时有巴林汛千总驻守。“巴铃”系苗语音译,意为铃山。

  • 北楼

    在今安徽宣州市。《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北楼“在府治北。南齐守谢朓建。唐李白诗: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咸通中,刺史

  • 东安堡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东安堡“在卫东”。

  • 牛鞞县

    ①西汉元鼎二年(前115)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南朝宋改为鞞县。齐复为牛鞞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阳安县。②隋大业十二年(616)置,属资阳郡。治所

  • 西遂宁郡

    南朝齐梁间侨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北新华镇(新兴场)。北周废郡改置怀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