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川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河州。治所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寰宇记》卷155廓州米川县:“因米川水为名。”永徽六年(655)移于河北,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后入吐蕃。
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一作十年)置,治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米州治。“因米川水为名”(《太平寰宇记》)。后属廓州。永徽六年(655年)移治今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甘都镇。乾元后地入吐蕃。北宋熙宁后收复,崇宁三年(1104年)改筑为米川城。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河州。治所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寰宇记》卷155廓州米川县:“因米川水为名。”永徽六年(655)移于河北,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后入吐蕃。
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一作十年)置,治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米州治。“因米川水为名”(《太平寰宇记》)。后属廓州。永徽六年(655年)移治今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甘都镇。乾元后地入吐蕃。北宋熙宁后收复,崇宁三年(1104年)改筑为米川城。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龙光山“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
元改武笼羁縻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明废为武隆土巡司。元改武笼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田阳县西北。属右江道。明初废为武隆土巡检司。
唐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多梅县 (今广西宜州市西北龙江北岸)。北宋废。唐羁縻州。天宝前置,治羁縻多梅县(今广西宜州市西北)。辖境约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北部。属黔州都督府。北宋淳化元
即左贡宗。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
在今云南玉溪市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5新兴州:大棋山“在州西北十五里。元末蛮酋据险设寨于此”。《清一统志·澂江府》 谓大棋山“上有石坪,传为仙人奕棋遗迹”。
在今广东潮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新关隘 “在府南”。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里。《寰宇记》 卷42忻州引 《水经注》 云: “忻水东历程侯山北,山甚层锐,其下旧有采金处,俗谓之金山。” 《方舆纪要》卷40谓 “相传以程婴得名”。古山名。即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角。《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夷门山“一曰夷山。以山势平夷而名。大梁旧有夷门,盖以山名”。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穴坊镇。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五龙县治此。
唐天宝元年(742)改相州置,治所在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安阳、鹤壁、汤阴、林州、内黄、河北临漳、成安、磁县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相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相州置,治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