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城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建,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续资治通鉴》: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二月,“余晦遣都统甘闰以兵数万城蜀要地紫金山,蒙古汪德臣选精卒衔枚夜进,大破之,闰仅以身免,城遂为蒙古所据”。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建,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续资治通鉴》: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二月,“余晦遣都统甘闰以兵数万城蜀要地紫金山,蒙古汪德臣选精卒衔枚夜进,大破之,闰仅以身免,城遂为蒙古所据”。
亦作纳谿县。南宋绍定五年(1232)改纳溪砦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三十里安富镇(永宁河东岸,旧纳溪县城)。元大德中因遭大水害迁于今县北十里旧县坝。至大初迁回故址。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
又作拉克什族或热喜族。在今西藏比如县西热西区的解放 (金珠)、胜塘、达塘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卫藏通志》作三札。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十五里峪口村。《旧唐书·郭子仪传》:唐天宝十四年(755),郭子仪“进攻云中马邑,开东陉”。即此。元废。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胡峪山上。唐武元衡有《度东陉关》诗。
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杜村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又五里为大庆湖,黄河余流所汇也,水涨则南通淮河”。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水经·沔水注》:权水“出章山,东南流经权城北,权水又东入于沔”。
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南清水河东。《明史·地理志》 固原州: “北有镇戎守御千户所,成化十二年以葫芦峡城置。”
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里六都寨镇。1947年于此置隆回县。1949年隆回县迁治桃洪镇后改为六都寨镇。
亦名龙居店。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方舆纪要》卷31蒲台县“三姑台”条下:龙居店“亦曰龙混镇。相传宋太祖微时尝潜寓于此”。
①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北境。《后汉书·耿弇传》: 建武五年 (29),“诏弇进讨张步……张步闻之,乃使其大将车费邑军历下,又分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弇。弇度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
1948年由昌图县析置,属辽东省。治八面城镇 (今辽宁昌图县北八面城镇)。1949年改属辽西省。1954年撤销,并入昌图县。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8年由昌图县北部析置,治八面城(今辽宁昌图县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