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綦江县

綦江县

元末明玉珍改南平綦江长官司置,属播州。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 綦江县以綦江 (水) 为名。明洪武中改属重庆府。《明史·神宗纪》: 万历二十七年(1599),“杨应龙陷綦江”。即此。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西南部,南邻贵州省。面积2182平方千米。人口94.9万。辖19镇。县人民政府驻古南镇。因境内綦江流经得名。《读史方舆纪要》: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州,并置隆阳县,州、县治今古南。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阳县为南川县。北宋初改为羁縻州,皇廞末废州复南川县。熙宁八年(1075年)置南平军,属夔州路,军、县治今赶水镇。元废南平军、南川县,置南平綦江长官司,治今古南镇。元末,明玉珍建大夏国,改置綦江县,綦江县名沿袭至今。明、清属重庆府。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壁山专区(后名江津专区),1959年改属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贵州高原过渡地带,綦江纵贯其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玉米、小麦、甘薯及柑橘、茶叶、蚕茧、油桐等。特产有猕猴桃、红梅、木瓜、枳壳。有煤、铁、铜、天然气、大理石等矿。工业有采煤、钢铁、炼铝、机械、建材、造纸、食品等。“綦江牌”齿轮远销东南亚。农民版画蜚声国内外。渝黔铁路纵贯,渝黔、渝湘公路连接县内各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綦江烈士陵园和石壕红军烈士墓。名胜古迹有丁山湖、长田林海、古剑山—清溪河风景区、明代石门寺石雕群及石壕溶洞群。


猜你喜欢

  • 傍佳施栏

    古国名。在今菲律宾吕宋岛西部蜂牙丝兰。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9 “东洋针路” 条: 玳瑁港 “东是傍佳施栏”。《明史·外国列传》 作冯嘉施兰。

  • 盐沟河

    即古福禄水。一名阎沟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哑叭河。源于北京市丰台区龙门口,东南流经房山区,于良乡镇东入小清河。《旧五代史·晋书·赵德钧传》: 唐长兴三年 (932),“于阎沟筑垒,以戍兵守之”。即此。

  • 下革赍

    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清雍正七年(1729)置下革赍土百户。

  • 东㳍州

    即东洲。今江苏启东市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五年(958),“上闻唐战舰数百艘泊东㳍州,将趣海口扼苏、杭路,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将步骑,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将水军,循江而下。甲午,延钊

  • 鄂垒扎拉图

    在今新疆精河县东。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 鄂垒扎拉图,“准语,鄂垒,高耸之象;扎拉,冠上缨也。相传准夷击服回人,于此加服冠缨,故名”。乾隆 《西域图志》 卷11: 鄂垒扎拉图,“乾隆二十一年冬

  • 冠市街

    又作冠子街。即罐子街。今湖南衡南县(驻衡阳市) 东南七十二里冠市镇。

  • 三不剌州

    在今甘肃靖远县北境。《明史·孙兴祖传》:洪武三年(1370),“帅六卫卒从(徐)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又《李文忠传》洪武七年(1374),“遣部将分道出塞,至三不剌川,俘平章陈安礼”。《方

  • 下司汛

    即今贵州独山县南九十里下司镇。旧有把总驻守。

  • 望海山

    ①古名熊岳山。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滨海处。明 《辽东志》 卷1: 望海山在 “ (盖州卫) 城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望海山“在卫西南三十五里,登山可以望海”。②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

  • 太子湖

    一名昭明湖。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西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太子湖“在汉阳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太白湖”条下:“太子湖在府南十五里。相传以昭明太子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