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亦古国
今欧洲瑞典的旧译。清谢清高《海录》:“绥亦古国即瑞国,一在英吉利西少北,疆域与西洋略同。…来广贸易,其船用蓝旗画白十字。”
今欧洲瑞典的旧译。清谢清高《海录》:“绥亦古国即瑞国,一在英吉利西少北,疆域与西洋略同。…来广贸易,其船用蓝旗画白十字。”
在今江苏西部。《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洪泽浦,“ 《元和郡县志》: 在盱眙县北三十里。本破釜涧,炀帝幸江都经此浦宿时亢旱,至是降雨流汛,因改破釜为洪泽”。金明昌五年 (1194) 河夺淮流,洪泽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山多岩洞诸胜”,故名。明嘉靖中,戚继光曾于山北辟大洞天。
清光绪十五年 (1889) 间建。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五里望江公园内。本名崇丽阁,取西晋左思 《蜀都赋》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之义。因位在锦江西岸,俗称望江楼。民国 《华阳县志》卷28: 崇丽阁 “
亦译作罗和异国。一般以为在今波斯湾内伊郎西部之阿巴丹附近。《新唐书· 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 “又自提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北马武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马武窟溪”等“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三陵乡。赵武灵王 (?—前295),名雍。战国时赵国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二十七年传位给王子何 (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讧中被李兑围于沙丘宫饿死。葬在赵王陵。
蒙古宪宗二年(1252)升齐东镇置,属河间路。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麻姑堂。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8年撤销,并入邹平、博兴二县。古旧县名。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一百零八里黄花岭上。《清 一统志 ·杭州府二》: 黄花关 “在昌化县(今昌化镇) 北六十里,与宁国县接界,最称险要”。
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清一统志 ·绛州》: 胡村堡 “在垣曲县 (治古城镇) 东十里。……明嘉靖中筑”。
即陶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续汉书·郡国志》 作“汪陶”。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应县西。属雁门郡。西晋永嘉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