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缑山

缑山

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作有 《缑山西峰草堂作》 诗。


古称缑氏山、覆釜堆、抚父堆。在河南省偃师市南。东西长1千米。山体为红砂岩。海拔308米。山上有武则天手书升仙太子碑,系书法艺术珍品。下有公路,为通登封市之要道。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一度移居于此,作有《缑山西峰草堂作》诗。唐李白《凤笙篇》有:“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猜你喜欢

  • 白土店

    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五十里白土店乡。清郑元善《宦豫纪事》:“《擒徐升记》云,汝宁府守、汝阳县令、罗山县令皆率众至白土店。”

  • 特默图池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特默图池 “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

  • 弥陀寺市

    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南弥市镇。清光绪 《荆州府志》 卷4 《乡镇》: “弥陀寺市,在 (江陵) 县西南虎渡汛,距县七十里。江南里中最盛之地。”

  • 大护国仁王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河畔。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大德五年(1301)正月,成宗铁穆耳将昭睿顺圣皇太后的影像供奉于寺内。元末荒废。

  • 孙溪渚

    在今江苏宿迁市东。《南齐书·李安民传》:南齐建元三年(481),魏人围角城,不克而退。“安民率(周)盘龙等趋兵至,合战于孙溪渚战父弯侧,虏军大败,赴清水死不可胜数”。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旧清河之滨。《资治

  • 建阳河

    亦名建阳峡水。即今湖北兴山县东高岚河。《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建阳峡 “峡中之水会于香溪”。《清史稿·地理志》 兴山县: “城南香溪,一名县前河,建阳、南阳两河入之。”

  • 龙口集

    即今河南新蔡县北三十八里龙口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2:咸丰八年(1858)一月,清军“退守新蔡之龙口集”。

  • 南皖口

    即皖口。今安徽怀宁县东六十里皖水注入长江处。《陈书·高祖纪》: 永定三年 (559) 四月,“遣镇北将军徐度率众城南皖口。…… (六月) 征临川王蒨纣皖口置城栅,以钱道戢守焉”。在今安徽省安庆市西山口

  • 上阿坝甲多寨

    在今四川阿坝县西北上阿坝。清雍正元年(1723)置上阿坝甲多寨土千户。

  • 崇武山

    在今广西马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崇武山 “在旧城西北十里。高峻为一方之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