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胶莱河

胶莱河

一称北胶河。在今山东省山东半岛西部。源出胶南市北,北流入莱州湾。南有运河与大沽河相通。此即元至元十七年至二十二年 (1280—1285) 间,莱州人姚演建议开凿的胶莱新河。南起胶州 (今山东胶州市) 麻湾 (今胶州湾),利用沽河河道上溯至高密县境,向西挖通一段分水岭,接通胶河北至掖县 (今莱州市) 海仓口入海。全长三百余里,因经胶、莱二州而名。后因功费难成而罢。


又称北胶河。在山东省山东半岛西部。源出胶南市北,流经平度、胶州两市境,北流入莱州湾。南有运河与大沽河相通。长173千米,流域面积 3712 平方千米。昔因江南粮粟经此水运至京都,亦称运粮河。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二十二年,为缩短海运航程,避免绕道成山角,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人姚演建议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即胶莱河。南起胶州(今山东胶州市)麻湾(今胶州湾),利用沽河上溯至高密县境,向西北挖通一段分水岭,联通胶河北至掖县(今莱州市)海仓口入海。因胶、莱二州得名。建有中小水库30余座。


猜你喜欢

  • 牙鲁卫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塔乌河流域。后废。又作雅鲁卫、也鲁卫。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河流域。后废。

  • 平蜀县

    北宋乾德三年(965)改胤山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熙宁三年(1070)废入嘉川县。古县名。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改裔山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南。熙宁元年(1068年)废。

  • 西勒喜河

    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南与宝清县交界处之七星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挠力河纳乞勒沁河,“又东北数十里,有西勒喜河, 自西南会北来之屋汉术河,东流来会”。

  • 永福里镇

    清置,属漳平县。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南永福镇。

  • 权砦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权砦在(八舟)司南。其前有权砦渡。”

  • 东山营

    ①清嘉庆十五年(1810)置,属阳江镇。在遂溪县东山墟(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山镇)。②在今广东云浮市东。《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东安县:东山营“在县(今云浮市)东四十里。其北十里有料峒营,相近者

  • 臼水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南。《左传》:定公五年(前505),吴伐楚,“(楚)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杜注:“江夏竟陵县有臼水,出聊屈山,西南入汉。”《水经·沔水注》: 臼水“出竟陵县东北聊屈山, 一名卢屈山

  • 解渎亭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北九里。《水经·滱水注》: 滱水 “历 (安国) 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径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

  • 猪龙河

    ①即今河北大清河南支潴龙河。沙、滋二水在安国市南汇合后称猪龙河。经安平、博野、蠡县、高阳等县,至安新县入白洋淀,东流为大清河。《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猪龙河,“ 《旧志》: 猪龙河在高阳旧城东三里,

  • 兴州右屯卫

    ①明洪武中改兴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滦河镇西南。永乐元年(1403)移治迁安县(今河北迁安县)。后废。②在今河北迁安县城内。《方舆纪要》卷17永平府:兴州右屯卫“在迁安县城内。本置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