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古隘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平远县: 腰古隘 “在县西北。东南去程乡县二百余里,径路险狭,丹崖若壁,长三十余里,通赣州安远县”。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平远县: 腰古隘 “在县西北。东南去程乡县二百余里,径路险狭,丹崖若壁,长三十余里,通赣州安远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即拔野古。隋、唐时为勅勒 (铁勒) 十五部之。分布于今蒙古国东南乔巴山一带。唐于此建幽陵都督府。
即今吉林珲春市东珲春河。源出珲春市东北通肯山,东南折而西南流,入图们江。《金史·世纪》: “统门,浑蠢水之交乌古论部留可、诈都与苏滨水乌古论敌库德,起兵于米里迷石罕城。”古水名。蠢,又作疃。即今吉林省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西濮州。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北。贞观十一年(637)属髳州。天宝后废。②唐调露元年 (679) 于废铜山监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九十里广福镇 (俗名铜山寺)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析广平县置,属恭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广德后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西北。属恭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县废。
又作粟末水、速末水。即今吉林之松花江。《新唐书·渤海传》: “涑州以其近涑沫江,盖所谓粟末水也。”古水名。或作粟末水、速末水。即今吉林省松花江。
唐大和五年(831)置,属扬州。即今江苏如皋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为如皋县。
亦名尸弃尼、识匿、瑟匿。都城在今塔吉克斯坦帕米尔西南喷赤河东岸舒格南。《新唐书·西域传》:识匿“初治苦汗城,后散居山谷。有大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地二千里,无五谷”。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7延川县: 禅梯岭 “嘉靖三十年,抚臣张珩言: 保安县石门镇、甘泉县野猪峡,与延川县禅梯岭,俱为套寇深入之路,比他镇为独重,可各筑一城守之,是也”。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北。《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西:岔林……南入松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