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舒蓼

舒蓼

春秋时小国。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舒城县至庐江县东古龙舒城之间。《左传》: 文公十四年(前613),“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


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春秋》宣公八年(前601年):“楚人灭舒蓼。”参见“群舒”。


猜你喜欢

  • 日隆寨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五十里日隆乡。《清史稿·海兰察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七月,“美诺、明郭宗俱失守,海兰察退保日隆”。清设塘汛。

  • 西夏

    ①指中国西部地区。《世说新语·文学》:“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按荆州治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江州治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府一国皆治江陵县,均在东晋都城建康(

  • 大赤县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西。后废。古县名。元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东长水。属中庆路。元至元中废入宜良州。

  • 金牛道

    即石牛道。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方舆纪要》 卷66四川: “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石牛道”。

  • 十贤堂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旧绵州城内。《方舆胜览》卷54绵州:十贤堂“绘涪翁、庞统、蒋琬、杜微、尹默、李白、陈该、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共十人”。

  • 柳相山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宋 《咸淳临安志》卷27昌化县: “柳相山在县 (今昌化镇) 南三十里。高一千八十丈,周回 一百三十里。东接紫溪,南入分水县。”

  • 万户峪

    即今陕西神木县南万镇。《雍胜略》:“万户峪古为沃壤,有民万家。”宋咸平中,啜吪引赵保吉, 自此入寇麟州,至松花砦。

  • 殷城县

    隋开皇初改苞信县置,属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旧唐书·地理志》: “取县东古殷城为名。” 大业初属弋阳郡。唐武德三年为义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光州。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为商城县。

  • 康乐设治局

    ①1932年改上帕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因与甘肃康乐县重名,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②1933年析临洮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1940年改为康乐县。(1)1922年由丽

  • 定远州

    ①蒙古至元四年 (1267) 改武胜军置,属和溪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二十四年 (1287) 降为定远县。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牟州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