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芙蓉园

芙蓉园

又称芙蓉苑、南苑。在隋唐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之东。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十里曲江池东部。本名曲江园,隋文帝恶其名, 以其池中盛植芙蓉,改称芙蓉园。唐时仍为皇家御园,因在都城南部,故亦称南苑。《寰宇记》卷25万年县:“芙蓉园,隋文帝之离宫也,在敦化坊南,周回七十里,即庙院。东坡下中有凉堂,堂东临水亭,即曲江也。”宋程大昌《雍录》卷6:“刘鍊小说曰,园本古曲江,文帝恶其名曲,改名芙蓉。”唐时复名曲江。开元二十年(732)自大明宫筑夹城通芙蓉园和曲江。杜甫《乐游园歌》:“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即此。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隋文帝离宫。唐开元二十年(732年)自大明宫筑夹城通芙蓉园和曲江。参见“曲江池”。


猜你喜欢

  • 田镇

    明置田镇巡司,属高苑县。即今山东高青县治。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相传为田横故居。”(1)镇名。在山东省高青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田镇,人口 3958

  • 扶其县

    一作扶淇县。北魏永安中置,属东武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东武县,今诸城市)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县以扶淇水为名。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

  • 滦南县

    1946年于倴城镇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滦南县。(1)旧县名。冀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北省滦县南部析置。以地处县南得名。1942年撤销,仍并入滦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部。属唐山市。面

  • 沈山

    即今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东山。《方舆纪要》卷91海宁县:“以刘宋沈景葬此而名。”

  • 朱亭镇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南六十四里朱亭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朱亭镇“相传朱子访张南轩于此”。原属湘潭县,清雍正六年(1728)移县丞驻此。

  • 寿峰山

    ①在今陕西富县南。《方舆纪要》卷57鄜州:“寿峰山在州南百二十里,南接耀州同官县境。”②在今陕西淳化县北。《清一统志·邠州》:寿峰山“在淳化县北二里。俗呼为三楞山。或谓即《甘泉赋》所云椽峦也”。

  • 沙溪市

    即今安徽庐江县南沙溪乡。《清一统志·庐州府二》:沙溪市“在庐江县南十五里”。

  • 黄昏城

    在今山西山阴县北二十五里永静城。《方舆纪要》 卷44山阴县: 黄昏城 “在县北。亦曰日没城,……后魏孝文所筑”。

  • 无量山

    ①指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至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一带的大山。明代以来为蒙乐山的异名,清末始以无量山为正名,且区别了无量山与哀牢山,《清史稿·地理志》 景东直隶厅:“西,无量山,即蒙乐山,连亘三百

  • 邻封场

    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邻封镇。清光绪《长寿县志》卷1:邻封场在“治东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