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芜湖县

芜湖县

西汉初置,属鄣郡,元封二年(前109)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县北咸保圩水阳江畔。三国吴黄武元年(222)移治今芜湖市。隋并入当涂县。五代南唐复置,属升州。宋属太平州。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光绪二年(1876),开为通商口岸,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民国初,安徽芜湖道尹驻此。1928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5月以城区及部分郊区置芜湖市。1971年移治湾沚镇。


在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属芜湖市。面积940平方千米。人口53.9万。辖17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湾沚镇。春秋为鸠兹邑。西汉置芜湖县,以“地卑蓄水,而生芜藻”得名,实为吴越语地名,芜同无,发语辞,无义。治今县北,属丹阳郡。三国吴黄武初移治今芜湖市。东晋义熙中废。五代南唐复置,属昇州。宋初属宣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属太平州。元属太平路。明、清属太平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以原县城及近郊三乡置芜湖市,县治迁至马塘,属皖南行署区芜当专区。1951年属池州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9年并入芜湖市,1961年复置。1971年划宣城县西北二镇、八乡并入县境,县治迁湾沚镇。1980年为芜湖市属县。地处沿江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油菜籽、小麦、棉花、大豆、烟草为主。盛产鱼、虾、藕、菱、荸荠等,所产长江鲥鱼、鲚刀鱼和内河鳜鱼、鳊鱼和毛蟹有名。石灰石蕴藏量丰富。工业有水泥、化工、机械、建材、碳素制品、纺织、标准件等。皖赣铁路斜贯县境,在大龙岗与芜铜铁路交会。慈张公路纵贯县境,芜大公路越县境西北部。青弋江、水阳江、漳河常年通航。古迹有楚王城遗址、桁榔塔。


猜你喜欢

  • 洧仓

    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洧水 (双洎河) 旁。《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裴注引 (献帝起居注》曰: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二月,“癸酉,二贵人至洧仓中,遣侍中丹将冗从虎贲前后骆驿往迎之”。《晋书·石

  • 慎乡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废。

  • 金水山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 忽禅河

    即忽章河。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

  • 汉复县

    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一说在今贵州务川县东北洪渡。南朝宋元嘉后废。古县名。三国蜀置,治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属涪陵郡。晋为涪陵郡治。南朝

  • 北随郡

    南朝梁改北随安左郡置,治所在顺义县(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西魏改为南阳郡。

  • 沧溪

    在今江西玉山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玉山县:沧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浙江江山县境,委蛇至县之惠安乡,下流二里许,与渎口合为玉溪之别源。中有石陂潴水,呼为石仓,人多渔钓于其处”。

  • 平地松林

    古称松漠。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部与河北围场县境之大兴安岭南段地区。《辽史·地理志》:上京道有平地松林。同书《太宗纪》:天显元年(926),“幸平地松林,观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源”。元白珽《续演雅》诗注:

  • 葛马军

    南宋庆元中置,属夔州路。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南宋庆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属大万古乐。后废。

  • 汜水

    源出今河南巩义市东南,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北入黄河。《汉书·高帝纪》:楚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注:“如淳曰:‘汜读如祀。’师古曰:‘此水旧读音凡,今彼乡人呼之音祀。’”《水经·河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