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芦洲

芦洲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

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1亳州:芦洲“其地旧多芦苇, 因名”。《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州志》:晋太兴中,祖逖进军北伐,屯芦洲。即此。”

③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其地原系淡水河中沙洲,芦苇丛生,故名芦洲。又名和尚洲或河上洲。相传因地原属关渡灵山宫和尚所有而名。汉人来此开发始于清雍正十年(1732),现为台北市近郊最大蔬菜产地。

④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为洲”。

⑤一名��州。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二十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城南对芦洲。旧吴时筑客舍于洲上,方便惟所止焉。亦谓之罗洲矣。”《梁书·徐文盛传》:大宝二年(551),“击任约于贝矶,约大败,退保西阳,文盛进据芦洲,又与相持”。


(1)洲名。又称逻洲、罗洲、伍洲。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南长江中。南朝梁大宝二年(551年)徐文盛讨侯景,进军至此。(2)村名。在江苏省兴化市中部,梓辛河、九里港、大横子和盐港交汇处。南靠癞子荡,北靠得胜湖。属垛田镇。人口 7000。始建于明,原为湖荡中高地,盛长芦柴,故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等。垛戴公路经此。有水路通市区。


猜你喜欢

  • 野马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安多县安多买马区。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新唐书·地理志》:“鹘莽驿……百里至野马驿。”

  • 崇河

    在今江苏泗阳县北。《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桃源县: 崇河在 “县北四十里。上有崇河桥。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因开河以通舟楫,西自宿迁县界,接仓基诸湖之水,东入沭阳县界,下流注于涟水”。

  • 高州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二十三年 (649) 移治良德县(今广

  • 昌成

    即昌城。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史记· 赵世家》: 孝成王十年 (前256),“燕攻昌成”,即此。西汉置昌成县。即“昌城(1)”。

  • 可不里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可不里”。即此。

  • 前燕

    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元康四年 (294) 鲜卑慕容廆于大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北) 建立政权,永嘉初,自称鲜卑大单于。东晋咸康三年 (337) 其子皝称燕王,都龙城 (今辽宁朝阳市)。皝子儁迁都蓟(今天

  • 中左翼右旗

    又称西路中左翼右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

  • 窟胡县

    北周置,属窟胡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隋开皇初改修化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为窟胡郡治。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

  • 凤栖山

    ①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凤栖山在“在建昌,今名同安山。有崇胜院”。《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建昌县:凤栖山在“县(治今艾城)西十五里。山势旋伏,状如栖凤”。《清一统志·南康府一》

  • 清陂塘

    在今安徽阜南县南。《方舆纪要》 卷21颍州: 清陂塘在 “州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为利甚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