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荣州

荣州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公井县(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元和志》 卷33荣州:“取荣德山为名。” 六年 (623) 移治大牢县 (今四川荣县西)。永徽二年 (651) 移治旭川县 (今四川荣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和义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荣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自贡、荣县、威远等市县地。南宋绍熙中升为绍熙府。宝祐后废。元末复置,属嘉定府路。明洪武九年 (1376) 降为荣县。

②金贞祐三年 (1215) 升荣河县置,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万荣县、河津市地。元初复为荣河县。

③辽置,治所在今辽宁康平县东北齐家坨子附近。辖境相当今辽宁康平县部分地。金降为荣安县。


(1)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公井县(今四川自贡市西贡井)。“取境内荣德山为名”(《元和郡县志》)。贞观六年(632年)移治大牢县(今四川荣县西),永徽二年(651年)移治旭川县(今荣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和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荣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自贡、威远、荣县等市县地。宋先后属梓州路、潼川府路,宝祐后废。元末复置,不领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嘉定府,九年降为县。(2)辽置,治今辽宁省康平县东北齐家坨子附近。属东京道。金降为荣安县。(3)金贞祐三年(1215年)升荣河县置,治荣河县(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河津、万荣等市县地。元初复降为荣河县。


猜你喜欢

  • 孝儿场

    即今四川洪县西南孝儿镇。清乾隆《珙县志》卷2:“孝儿场巡检司, 旧皆有署……今俱已废。”

  • 天桥山

    在今云南弥渡县东七里。《清一统志·大理府》:天桥山“两山壁立,一石跨空,涧水从中倒下,极为胜境”。

  • 大龙湫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雁荡山中。高差约一百九十米。《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乐清县:雁荡山“有大、小龙湫,会诸溪涧水,悬崖数百丈,飞瀑之势,如倾万斛水,从天而下也”。在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马鞍岭西。是中国著名

  • 富昌县

    ①西汉元朔四年 (前125) 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之古城乡。一说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浩绕召村霍洛柴登古城。东汉废。《水经· 河水注》: 湳水 “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又东径富昌县

  • 瓜城

    又名虢城。即今山西孝义县北虢城。《寰宇记》卷41汾州孝义县:“瓜城在县北十里。此本虢城也。”

  • 浿水

    一作浿江,又名王城江。所指因时而异:两汉为朝鲜清川江。《史记·朝鲜列传》:汉兴,“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汉书·地理志》 乐浪郡浿水县:“(浿)水西至增地入海。”即此。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高

  • 凤湖水

    即今广东海丰县西鹅埠河。《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凤湖“在县西百里。《志》云:湖受鹅哺岭、赤口港诸水,西流入海”。

  • 大兴州

    即兴州。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明史·常遇春传》:洪武二年(1369),“败也速于全宁。进攻大兴州,分千骑为八伏。守将夜遁,尽擒之”。即此。

  • 小姑山镇

    亦作小孤山镇。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滨复兴镇。《明史·地理志》 宿松县:“有小姑山巡检司。”

  • 格孤山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明一统志》 卷88普安州: 格孤山 “在州城东四百五十里。俗呼故故山”。《方舆纪要》 卷 121: 格孤山 “山势雄峻,界连滇、蜀。明朝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自曲靖帅师循格孤山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