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哈连窝集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萨尔马加河上游。《清一统志·吉林一》 “岳塞河” 条下: “鄂伦河,在 (宁古塔) 城东二千五十八里。源出萨哈连窝集。” 即此。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萨尔马加河上游。《清一统志·吉林一》 “岳塞河” 条下: “鄂伦河,在 (宁古塔) 城东二千五十八里。源出萨哈连窝集。” 即此。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北大横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剑浦驿”条下:“又大横驿,在府北四十里。明初置,正统间为寇所毁,景泰中修。”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9太湖县“白沙镇”条下:“又县北百二十里有后部巡司。”
指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北之金口河。《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天津水“在峨眉县西南,出徼外,入沫水”。《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彝惜水”条下:“天津水在县西南百五十里,皆出越西界,东北流入县境,注于阳
亦名段溪水。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甘露元年 (256),“ (姜)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即此。《水经·渭水注》:“藉水又东合段
俗名东大寺,又名化觉寺。在今陕西西安市城西北隅化觉巷。创建于唐。历经明、清各代重修。寺内有唐天宝元年(742)创建该寺碑记及明嘉靖五年(1526)重修碑记各一座。寺院分四进院。明建大殿为寺内主体建筑,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里黄土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黄土堡 “嘉靖三十七年筑,万历十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地势平衍,寇骑易于蹂躏”。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峄州置,属济宁府。治所即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十八年 (1385)改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60年撤销,改设枣庄市。古旧
南朝时改钱唐县置,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隋开皇十年 (590) 为杭州治,大业初为余杭郡治,唐初复为杭州治。五代吴越时与钱江县同为杭州治。北宋与仁和县同为杭州治。南宋为临安府治。元为杭州路治。明、清为杭
一作庸。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 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 庸,管叔尹之; 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安邑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十八年(494)改为夏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安邑县置,治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十八年改为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