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山国

蒲山国

古皮山国。都皮城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魏书·西域传》: “蒲山国,故皮山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后役属于阗。”


猜你喜欢

  • 笮关

    亦作苻关、符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史记· 西南夷列传》: 建元六年 (前135),“乃拜 (唐) 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 莲池县

    唐渤海国置,属晴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莲花山附近。辽徙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镜道莲花山附近。属晴州。辽废。

  • 边寨镇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清一统志·潞安府》 “丰仪镇”条下:“又边寨镇,在县西南,路通平阳府岳阳县。”

  • 西下密城

    在今山东潍坊市西二里。隋开皇十六年(596)移下密县于此。以其在故下密县城(今潍坊市)之西,故称西下密。大业初复还旧治,改名北海县。

  • 湓口城

    又名湓城。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灌婴所筑。即今江西九江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晋书· 地理志》 武昌郡: 柴桑 “有湓口关”。《资治通鉴》: 东晋咸和三年 (328),“祖约遣祖涣、桓抚

  • 沁水

    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市境,东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

  • 渭川道

    1913年由陇南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天水县 (今甘肃天水市)。辖境约当今甘肃武山、礼县、宕昌、舟曲、文县以东,通渭、秦安、清水以南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南道改名,治天水县(今甘肃天水市

  • 韩滩

    在今四川金堂县。民国 《金堂县志》 卷9:“大渡、韩滩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旧志》 谓《华阳国志》 汉段翳告大渡津吏即此。 后因有宋韩遗迹,改名韩滩。”

  • 铁炉关

    在今云南玉溪市北。明正统八年 (1443)置土巡检司于此。《清一统志·澂江府》: 铁炉关“在新兴州北四十九里。峻岭深谷,林木幽邃,号称险阻,岭为昆阳州境,岭下为新兴州地,立碑分界,明置土官巡司。本朝康

  • 西鄂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鄂城寺。《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西鄂县注:应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云”。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属南阳郡。北周废。东汉科学家张衡为本县人。古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