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蜀郡

蜀郡

周赧王元年 (前314) 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元和志》 卷31成都府: “以蜀山以为郡名。” 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宁以北地。东汉建武元年 (25) 公孙述据蜀,改为成都尹。十二年 (36) 复改为蜀郡。辖境缩小。西晋太康十年 (289) 改为成都国,后又为蜀郡。隋开皇初废,大业元年 (605) 复为蜀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益州。天宝元年 (742)复为蜀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成都府。秦李冰、西汉文翁、东汉第五伦、廉范等曾任太守,均有德政。李冰创建湔堰 (都江堰),至今仍为成都平原农业的命脉。汉晋时与广汉、犍为二郡合称三蜀。


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岷江流域、沱江中上游、涪江中游和大渡河下游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蜀两郡置广汉郡,辖境缩小,仅有今成都市以西,松潘县以南,汉源、九龙县以北,康定县以东地区。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分西南部置蜀郡属国,辖境更小。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改置成都国,后复为蜀郡。东汉至南朝陈属益州。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益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蜀郡,至德二载(757年)改成都府。


猜你喜欢

  • 新邑县

    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邕宁、横县二县南境。南齐属齐宁郡。后废。

  • 掌天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地。西魏改为金迁郡。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西魏时改金迁郡。

  • 落濛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西北乐理 (乐民村)。《方舆纪要》 卷70遵义府遵义县: 落濛关在 “府西三十里。(明) 万历中,水西安疆臣讨杨应龙,由西路沙溪、马站、石壁、花毛田而进,夺落濛关”。在今贵

  • 松江

    ①古称笠泽。又名松陵江。即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晋顾夷 《吴地记》、庾阐 《扬都赋注》 与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 等,皆以此为 《尚书·禹贡》三江之一。《后汉书·左慈传》: 曹操曰: “今日高会,珍羞

  • 云县

    1913年改云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云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南部。属临沧市。面积3760平方千米。人口40.5万。辖3镇、11乡(含2彝族乡、2彝族布朗族乡、2彝族傣族乡、1

  • 曹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曹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包括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及河南范县等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

  • 东川

    ①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妫水河。《辽史·圣宗纪》:统和十年(992), 圣宗“猎儒州东川”,即此。②唐代“剑南东川”的简称。③指今四川东部地区。范围大致有今万源、宣汉、达县、渠县、武胜、大足、荣昌、江津、

  • 陶家桥镇

    即今江苏昆山市南四十里陶家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昆山县南有 “陶家桥”。

  • 太平铺

    ①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新江镇北太坪街。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翁源县图表:“太平水一名江镇水。源出县东北丫髻山,西南流经太平铺,油溪水自西北来注之。”②即今四川垫江县西南太平镇。清光绪《垫江县志》卷2:太

  • 芙蓉江

    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芙蓉江“在城南,即章水也。自大庾县东北流,至此澄渌泓深。江之南平沙横衍,数里皆民居,绕东山而下,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清一统志·南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