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镇
亦名西屯堡。即今甘肃灵台县西北三十里西屯乡。《清一统志·泾州二》:西屯镇,“《县志》:唐郭子仪遣将白元光破吐蕃屯兵处,遗址尚存”。
亦名西屯堡。即今甘肃灵台县西北三十里西屯乡。《清一统志·泾州二》:西屯镇,“《县志》:唐郭子仪遣将白元光破吐蕃屯兵处,遗址尚存”。
即今广东新兴县北新兴江西岸车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兴县西北有车冈墟。
亦作禾亭墟。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宁远县东北有和亭铺。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东端上清宫。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后所建。唐改名真仙馆。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
又名五华山、京兆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寰宇记》卷84武连县:五子山“在县北七十三里。西自龙州界,迤逦斜连马阁山顶,其山至此,特起五峰,雁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五子山”。《方舆纪要》卷68剑州
在今河南卢氏县东。《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径高门城南。即 《宋书》 所谓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 《清一统志·河南府》 “高门城” 条引 《永宁县志》 谓 “即今县西高门关也”。
即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新唐书·突厥传》:武德元年(618),西突厥吐乌过拔阙可汗与甘州曹琼联合,“共击李轨,兵不胜,走达斗拔谷,与吐谷浑相辅车”。又作“大斗拔谷”(《隋书·炀帝纪》)
在今广东高要市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云从山“在府南三十里。高百丈,周五十余里,峰峦叠,秀出天表,新宅水经其下”。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明德水 “在吉水县南。源发永丰县界,西北流为义昌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与王江合”。《清一统志·吉安府》: 明德水 “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
即黑松林关、松林关。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五十七里。《明史·郭成传》: “四川巡抚李尚思以地近松潘,檄成军松林,游击万鳌军漳腊。” 即此。
即唐大明宫。在今陕西西安市北二里龙首原上。宋程大昌《雍录》卷3:“诸帝多居大明,或遇大礼大事,复在太极,……知太极尊于大明也。太极在西,故曰西内。大明在东,故曰东内。”唐高宗移居大明宫,因在太极宫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