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解县

解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三十里城东、城西二村之间。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改北解县。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大业二年 (606) 废。九年移虞乡县于此。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解县,属虞州。贞观十七年 (643) 省入虞乡,二十二年 (648) 复置。乾元三年 (760) 属河中府。北宋为解州治。明初省入解州,民国初改解州复置,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4年与虞乡县合并为解虞县。1958年并入运城县。


(解xiè) (1)古县名。本战国魏解邑。西汉置县,治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属河东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名北解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解州。属河东郡。大业二年(606年)废。九年移虞乡县于此。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虞乡县为解县,属蒲州。另置虞乡县于今永济市东虞乡镇。贞观十七年(643年)省入虞乡县;二十二年复置,属蒲州。乾元末后属河中府。五代汉乾祐以后历北宋、金、元皆为解州治。明洪武初废入解州。1912年废解州改为解县。1954年与虞乡县合置解虞县。


猜你喜欢

  • 高柴镇

    北宋置,属太康县。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四里高贤乡。

  • 白石山水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林头河。《水经·沔水注》:“栅水又东,左会白石山水,水发白石山西,经李鹊城南,西南注栅水。”杨守敬注:“今水自含山县西南流至巢东南,入濡须水。”

  • 柘厥关

    唐置,在今新疆库车县西渭干河西。《新唐书·地理志》: “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

  • 恩江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恩江“在永丰县治东南。合龙门江,径吉水入赣江”。《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恩江 “在永丰县南。旧名濒水,亦曰永丰水。源出乐安县及宁都州兴国县界,汇流经此

  • 曹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曹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包括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及河南范县等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

  • 绿珠井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北四十里浪平乡平山村绿萝岭下。唐刘恂 《岭表录异》 卷上: “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以珍珠三斛买之。梁氏之居,旧井存焉。耆老传云: 汲饮此水者,生

  • 孙家集

    即今山东寿光市西南孙家集镇。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所置益寿县自东水渠迁治于此。

  • 桃村集

    即今山东栖霞市东南六十里桃村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栖霞县东南有桃村集。

  • 三林庄

    即今上海市上海县东北三林。明、清置三林巡司于此。

  • 汴宋

    唐方镇名。天宝十四年(755)初置称河南,广德后又称汴宋,大历后专称汴宋。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建中二年(781)号宣武军。唐方镇名。唐天宝十四载(755年)置,初称河南,广德后又称汴宋,大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