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水县

赤水县

①东汉马防所筑索西城,北魏于此置赤水县,属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水经·河水注》:“洮水又东北流,屈而径索西城西, ……俗名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北周废。

②隋开皇八年(588)置,属合州。治所在今四川合川市西北一百余里。一说在今铜梁县西北安居河边。《元和志》卷33赤水县:“分石镜县于今县西二里置县,因水为名。”大业初属涪陵郡。唐武德初属合州,并迁治于故县东二里。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 七年(1074)复置,治所在今合川市西北一百三十里赤水乡(万寿场)。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石照县。

③隋大业五年(609)置,为河源郡治。治所在赤水城(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一说在今青海共和县治南古树郭城)。隋末废。

④1913年改赤水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赤水市。1923年直属贵州省。1990年改设赤水市。

⑤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广昌、石城二县析置,驻赤水张家祠(今江西广昌县南赤水镇)。因驻地赤水为名。1934年6月与广昌县合并为广赤县。

⑥1935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赤淳县西区改置,治马家山(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马家乡)。取“赤化三水”(栒邑县旧名三水县)之义。1937年2月迁赵家庄(今淳化县西北北城堡乡赵家)。后徙马庄桥(今陕西旬邑县南马庄桥)。1941年还治马家山。1949年撤销,并入淳化县。


(1)古县名。(1)北魏于索西城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河州。北周废。(2)隋开皇八年(588年)置,治今重庆市铜梁县西北。属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治所东移,仍在今铜梁县西北。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七年复置。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废。(3)本吐谷浑赤水城,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曲沟。隋大业四年(608年)破吐谷浑,次年置县。为河源郡治所。隋末地复入吐谷浑,废。参见“赤水城(3)”。(2)旧县名。(1)1913年改赤水厅置,治今贵州省赤水市。1990年撤销,改设赤水市。(2)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由广昌县南部及石城县北部高田、木兰一带析置,治今江西省广昌县赤水圩。县因以为名。1934年撤销,并入广赤县。(3)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平武县东北部青川分县一带析置。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4)陕甘苏区设。1935年由陕西省赤淳县西区与栒邑县一部分析置,治今淳化县马家山。1937年迁赵家庄(今属淳化县),后迁马庄桥(今属旬邑县),1941年仍迁回马家山。1949年撤销,并入淳化县。


猜你喜欢

  • 苕溪

    ①一名苕水。即今浙江省北部注入太湖之苕溪。为本省七大水系之一。《元和志》 卷25湖州乌程县: “霅溪水一名大溪水,一名苕溪水,西南自长城、安吉两县东北流,至州南与余不溪水、苧溪水合,又流入太湖,在州北

  • 傅家寨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二十八里傅家寨乡。《清一统志·襄阳府三》: 傅家砦 “在光化县境。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集镇名。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部、汉水北岸。属洪山嘴街道办事处。人口720。为原傅家寨镇人

  • 古浪千户所

    明正统三年(1438)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古浪县。明正统三年(1438年)置,治今甘肃省古浪县。属陕西行都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为县。

  • 京玉关

    北宋置,属兰州。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四十五里。《宋史·地理志》: 京玉关“元符三年赐名,本号把拶桥”。元废。

  • 辉发 (發) 部

    明末扈伦四部之一。分布于今吉林桦甸、磐石、辉南、海龙等市县境之辉发河流域。《清一统志·吉林二》: 辉发城,“辉发之先本姓伊克得哩,黑龙江岸尼玛察部人……旺吉努招服附近诸部,筑城于辉发河边呼尔奇山、号辉

  • 哥疾宁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哥疾宁”。即此。古城名。即今阿富汗加兹尼。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 黄埠湾市

    即今江西星子县西南土牛嘴。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4南康府: 星子县西南六十五里有黄埠湾。

  • 依政县

    西魏置,为邛州及蒲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牟礼镇永丰村。隋大业三年(607) 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 (617) 复为邛州治。显庆二年 (657) 移州治临邛县,县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

  • 斜岩

    即紫霞岩。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瑶族乡境内。

  • 高陵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