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列国之一,於越部族建。姒姓。初期国都播迁于会稽山中,越王勾践时逐渐强盛,勾践七年(前490) 建都大越 (今浙江绍兴市)。据 《国语·越语上》: “勾践之地,南至句无,北至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辖境相当今浙江省中部、北部地区。周元王四年 (前472) 勾践灭吴,迁都琅邪 (今山东胶南市西南四十六里琅琊镇),遂扩展及今江苏全省及山东南部地区。周安王二十三年 (前379) 又迁都吴 (今江苏苏州市)。周显王三十五年 (前334)为楚所灭。

②即五代南汉。都于兴王府 (今广东广州市)。《新五代史·南汉世家》: “贞明三年, 䶮即皇帝位,国号大越,改元曰乾亨。”


(1)古国名。又称于越。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余,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春秋末年常与吴战。前494年与吴战,为夫差所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于前473年攻灭吴国。曾向北扩展,称为霸王。疆土有今江苏省北部运河以东,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部和浙江省北部。战国时渐弱。约于前306年为楚所灭。(2)浙江省绍兴市的简称。春秋时绍兴为越国都城,故名。


猜你喜欢

  • 蒋墅镇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蒋墅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丹阳县图: 东南有蒋墅。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丹阳县东南有 “蒋墅镇”。在江苏省丹阳市东南部、新鹤溪河两岸。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

  • 乐化街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四十里乐化镇。古为通衢要地。1949年曾为新建县驻地。

  • 延祥寨

    南宋绍兴六年(1136)置,属连江县。在福建连江县东南海滨。宋《淳熙三山志》卷18《兵防一》:“延祥寨水军,绍兴六年置。”淳祐三年(1243)与荻芦寨合并,置武济水军。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置,在

  • 辽东城

    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隋书·炀帝纪》:大业八年(612)征高丽,“车驾渡辽,大战于东岸,击贼破之,进围辽东”。《新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九年(645)征高丽,五月“丁丑,军于马首山。甲申,克辽东城”。

  • 千乘郡

    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滨州等县市地。于郡置铁官、盐官。东汉改为乐安国。西汉置,治千乘县(今山东高青县东北

  • 盘石岭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东。《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城子山” 条下: “盘石岭在府东四十里。有 上盘、中盘、下盘三岭。以石路盘曲而名。”

  • 丰财场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南岸葛沽镇。乾隆《天津县志》卷9:“丰财场在葛沽。”盛产海盐。清设盐使于此。

  • 钓鱼城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南宋淳祐三年 (1243) 于此建城,移合州及石照县治此,成为抗蒙元军政重镇。开庆元年 (1259),蒙古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十万围攻山城,终因受伤身亡。元至元十五年 (127

  • 大雪山

    ①亦名蓬婆山(岭)。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元和志》卷32柘县:大雪山“一名蓬婆山,在县西北一百里”。②即阿露山。在今四川越西县西。为小相岭南支。《明史·地理志》 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西

  • 红花堡

    ①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红花街。旧属茂名县,明初置平山巡司于此。②亦名红花屯。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五里。为南路关堡之首。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明洪武中于此置平山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