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车箱渠

车箱渠

在今北京市西部。古代北京地区第一个人工灌溉渠,为曹魏镇北将军刘靖所筑。分㶟水(今永定河)之流, 自梁山(今石景山)以南,傍河筑坝,障水东下,名戾陵遏。又从戾陵遏以下凿车箱渠,穿行今八宝山一带丘陵,转而接今紫竹院高梁河上源,全长三十余里。《水经·鲍丘水注》:高梁水“首受㶟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东径梁山南,又东北径刘靖碑北,其词云:‘……登梁山以观源流,相㶟水以度形势,嘉武安之通渠,羡秦民之殷富,乃使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后废。


三国魏在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附近开凿的灌溉渠道。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将军刘靖在蓟城西北梁山(今石景山)南㶟水(今永定河)上作戾陵遏(堰),并凿车箱渠,障水东流经八宝山、黑山北,至今北京城西北接高梁水(源出今北京城西直门外紫竹院公园湖泊,东南注入㶟水),灌溉蓟城南北屯田。景元三年(262年)樊晨在渠首更立水门,控制流量,并引车箱渠水,过今昌平、通县入白河,所过四五百里,灌田万有余顷。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洪水暴涨,遏毁渠溢。宁朔将军刘弘驻蓟,修遏浚渠重立水门。其后北魏、北齐时均有修治。为金代以前北京城附近最大灌溉工程。金时曾利用车箱渠故道引卢沟水,未获成功。故道遗迹今尚依稀可辨。


猜你喜欢

  • 铜驼街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水经·谷水注》: “渠水又枝分,夹路南出,径太尉、司徒两坊间,谓之铜驼街。旧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陆机云: 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 《太平御览》 卷168引

  • 把平砦长官司

    ①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南六十里。后废。②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南。寻属龙里卫。二十九年(1396)改属新添卫。清属贵定县。后废。

  • 三交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石景山

    又作石径山。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海拔184米。为永定河河防要地。《明史·河渠志》:万历十五年(1587)九月,“神宗幸石景山临观浑河”。即此。

  • 牛埠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牛埠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无为州:老牛铺镇在“州南八十里”。

  • 王侯峰

    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王侯峰“高数百仞,周三十五里。《志》云:宋元丰中,郡守王泊葬其下,峰因以名”。

  • 龟塘

    又名奎塘、圭塘。在今河南长沙市东南。《宋史·食货志上》 载:“初,五代马氏于潭州东二十里, 因诸山之泉,筑堤潴水,号曰龟塘,灌田万顷。其后堤坏,岁旱, 民皆阻饥。(绍兴)七年,守臣吕颐浩始募民修复,以

  • 贾湖遗址

    在今河南舞阳县北四十二里贾湖村西。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5米。为保存较好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属裴李岗文化。从1983年开始,先后进行六次发掘。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数千件。石器有磨盘、斧、铲、磨

  • 保宁都护府

    唐天宝八年 (634) 于索磨川置,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乡,一说在马尔康县西十里俄尔雅村。后废。唐天宝八载(749年)以剑南之索磨川(今四川梭磨河一带)置,治今四川省马尔康县东梭磨。领吐蕃、牂柯

  • 元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潞县(今北京市通县东)。贞观元年(627)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