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府
唐南诏异牟寻时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腾充城 (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宋大理改腾充府。
唐南诏异牟寻时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腾充城 (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宋大理改腾充府。
元初称大理国为哈剌章,又作合剌章。拉施特丁 《史集》: “契丹之南有国,契丹人名曰大理,或曰大国,蒙古人名之曰哈剌章。” 哈剌章亦专指今云南大理市。《马可波罗行纪》: “从押赤城首途后,西向骑行十日,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界,南通退摆特。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昌器利满达坂 “水分东西流,东流属中,西流属外,从骑仑分界,中外分明,诚天然界限也。……该达坂及诸峰峦多积雪,虽盛暑不消”。
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东部析置,治所在郭村(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取“红色政权永固”之义。1937年5月裁撤,并入新正县(革命政权由陕西栒邑及甘肃正宁二县析置之新县)。旧县名。陕甘苏区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清一统志·泉州府》: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宋置宝盖寨。《旧志》: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
蒙古宪宗元年(1251)置,治所在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史·宪宗纪》:“以阿儿浑充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事,法合鲁丁、匿只马丁佐之。”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明江。《汉书·地理志》临尘县: “又有侵离水,行七百里。” 《水经·温水注》: 临尘县“有斤南水、侵离水,并径临尘,东入领方县,流注郁水”。古水名。西汉属郁林郡,即今广西壮族自治
在今天津市北红桥区北部,北运河西岸。《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丁字沽“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又同书卷13静海县:丁字沽“在天津卫东北五里。自武清县汇白河之水注于直沽,今有丁字沽渡”
西晋时建,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汉水西岸岘山上。《水经·沔水注》: “羊祐之镇襄阳也,与邹润甫尝登之,及祐薨,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杜元凯谓之堕泪碑。” 《元和志》 卷21襄州襄阳县:“岘山,在县东南九
从今河北石家庄市至山东德州市。全长187.7公里。日伪于1940—1941年修筑。从河北省石家庄经衡水到山东省德州。全长180千米。1940—1941年日本侵华期间为掠夺山西煤炭而建。1980—198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明史·李应祥传》:万历间,“丢骨、人荒、没舌三砦最强,(周)于德皆攻克,复连破卜洞王诸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