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辛店镇

辛店镇

①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北十四里辛店乡,道通永清县。明嘉靖《霸州志·舆地志》:市廛有“辛店”。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霸州图:东北有辛店镇。

②即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北辛店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西北有辛店镇。

③即新店镇。今河北任县东三十七里辛店。


(1)在河北省任县东南部。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店,人口 6100。原名新店,后讹为辛店。1953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滏阳河流经镇中。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汽车配件、冶炼、砖瓦等厂。任广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中部。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回族居半。镇人民政府驻辛店,人口 2980。原名辛家店,后简称辛店。1955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大豆,盛产苹果、鸭梨、金丝小枣。有制鞋、冲压弯头、轧钢等厂。沧盐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禹城市北部。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店,人口 1560。明初由康氏立村,名康家洼;永乐年间自诸城迁来几户人家,设店从商,人丁兴旺,故改村名为新店。后又演变为今名。1949年称辛店区,1951年改称禹城县十五区,1952年又改为十区,1956年复称辛店区。1958年2月建辛店乡,同年9月改建辛店公社,12月属高唐县。1961年属禹城县。1984年置辛店镇。2000年张集乡并入。幸福河、丰收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农机修配、面粉、砖瓦、棉花加工等厂。禹王公路经此。(4)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西南部。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店,人口 2200。1961年设辛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并产苹果、鱼。有保温材料、冶金、冲压配件等厂。洛宜公路经此。古迹有祖师庙、龙潭寺。(5)在河南省新郑市西南部。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店,人口 4610。清代辛姓在此开店,故名。1949年置辛店区,1955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等。有面粉、水泥、机制瓦等厂。有公路通市区。古迹有欧阳修墓、许文正公故里、许岗古墓群等。(6)在甘肃省临洮县北部。面积54.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店,人口 2560。镇区位于洮河东岸。以有辛姓在此开店铺得名。1949年为辛甸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辛店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盛产大蒜、黄烟叶。为县北部农贸集市。212国道经此。辛店村东有新石器时代遗址。


猜你喜欢

  • 阳瓜州

    唐代在蒙巂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八里碗成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天宝后废。唐初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属姚州。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巍

  • 岳沟镇

    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六十里岳沟。明于此置药沟驿。

  •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

    在今广西龙州县新街。是一座两层楼房。1929年夏,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张云逸到广西领导革命,10月,俞作豫率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到龙州组织工农武装,12月,邓小平带何世昌等从百色到龙州,传达中共中央关于龙州

  • 龙潭

    ①在今山西长治市西。《方舆纪要》卷42潞安府长治县:龙潭“在府西三十里。亦名金龙池。渊深不可测,亦流入于漳水”。②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龙潭山。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龙潭在山顶,终年不涸,下有泉

  • 头陀寺

    南朝宋建。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上。《舆地纪胜》卷66鄂州:头陀寺“在清远门外,黄鹄山上。宋大明五年建。自南齐王中作寺碑,遂为古今名刹。黄太史诗有:‘头陀全盛时,宫殿梯空级’之句”。

  • 谈指县

    西汉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贵州贞丰县西北。南朝宋以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贵州省贞丰县一带,属牂柯郡。隋废。

  • 桦岭山

    在今甘肃华亭县东。《明一统志》 卷35平凉府: 桦岭山 “在华亭县东五十里。山多桦树”。

  • 酉阳水

    即小酉溪。在今湖南沅陵县西。《清一统志·辰州府》:酉阳水“在沅陵县西二十里。源出小酉山,东北流入酉水”。

  • 冈马宗

    即干坝宗。治所即今西藏岗巴县。

  • 吴门

    ①古吴县城(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韩诗外传》:“颜回从孔子登日观,望吴门焉。”唐张继《阊门即事》:“试上吴门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皆此。②指今江苏苏州市及其周围常熟、太仓、吴江等市地。北宋郑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