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马宗
即达尔玛。今西藏措美县西南达玛。
即达尔玛。今西藏措美县西南达玛。
即今四川南部永宁河。《寰宇记》卷88泸州江安县:“纳溪水源从牂柯生僚界流来,入汶江。”《舆地纪胜》卷153泸州:纳溪水“源出阿永蕃部至江门砦……东入纳溪砦, 以合于大江”。《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纳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境,接四川城口县界。《清 一统志 · 兴安府二》: 斑鸠关 “在紫阳县南一百五十里”。
①在今湖南郴州市南一里。《方舆纪要》卷82郴州:三川水“源出坦山,流经州西三里通陂堰,分为三派,绕城内外,其下流皆入于郴”。②在今陕西富县南六十里。《寰宇记》卷35鄜州三川县:“三川水谓华池水、黑水、
①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属岷州。治所在和政县 (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保定元年(561) 废。②北周置,属廓州。治所在洮河县 (今青海贵德县南)。辖境相当今青海贵德、尖扎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等地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或石棉县西北境。北宋以后废。
又名鹿泉水。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水经·浊漳水注》:井陉山水“出井陉山,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 屈径陈余垒西, ……其水又屈径其垒南,又南径城西, 东注绵蔓水”。《元和志》卷17石邑县:鹿泉水“一名陉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卧龙山。《方舆胜览》卷57夔州:义泉“源出卧龙山”。南宋王十朋《题卧龙山观音泉二十韵呈行可元章》诗云:“曰汲卧龙水,屡頳担夫肩。……官费接筒竹,民蠲沽水钱。丁零后来者,莫负义名泉。”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坨里镇。清光绪《顺天府志》 卷29房山县: “北三十二里它里村。” 民国 《房山县志》 卷2作坨里。有坨里煤矿支线通此。
故地或以为在今泰国西部以至缅甸与马来半岛北部一带。或以为在今缅甸中部。《太平御览》卷787引康泰 《扶南土俗》 曰: “扶南之西南有林阳国,去扶南七千里。” 亦作林杨国。
①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三十里,与无为县接界。《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七宝山“在巢县。濡须山谓之东关,七宝山谓之西关”。《方舆纪要》卷26巢县:七宝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与含山县界之濡须山对峙,相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