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流川
即今山西壶关县治。唐贞观十七年(643)壶关县自高望堡(今县西七里)徙治于此。
即今山西壶关县治。唐贞观十七年(643)壶关县自高望堡(今县西七里)徙治于此。
北宋天禧元年(1017)筑,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将台乡南火家集。《宋史·夏国传》:庆历元年(1041),任福、桑怿等击西夏,“福与怿循好水川西去,未至羊牧隆城五里, 与夏军遇……宋师大败”。庆历三年(1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二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9:义沟渎“源出东青村下,入秦淮,长七里。溉田一百余顷”。
1917年改广西县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民国 《云南泸西县地志资料细目调查表册》: “因城西有泸源洞故也。” 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南部。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167
在今四川垫江县东,为龙溪河上流。《方舆纪要》 卷69垫江县: 高滩溪在 “县东南五十里。其水险恶,自达州界流入县境,下流入长寿县达龙溪,注于大江”。
苻秦置,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元和志》卷3丹州:“后魏文帝大统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镇。废帝以河东汾州同名,改为丹州。”(1)古镇名。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北。西魏大统元年(53
即力乏桥。今江苏海安县东十里立发乡。
即维扬。又作维阳。今江苏扬州市或扬州府的别称。取 《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 中之二字为名。唐岑参 《万里桥》 诗: “成都与维阳,相去万里地。” 宋费兖 《梁溪漫志》: “古今称扬州为惟扬。
西魏置,为邛州及蒲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牟礼镇永丰村。隋大业三年(607) 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 (617) 复为邛州治。显庆二年 (657) 移州治临邛县,县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
古城名。三国吴黄武间 (222—229) 筑,即今安徽当涂县治。城濒姑孰溪,西临江口,为沿江要津,建康 (今南京市) 西南门户。《晋书· 王敦传》: 太宁元年 (323),“敦移镇姑孰,帝使侍中阮孚赍
又作驴川县。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洵州。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七年(624) 改属金州。贞观二年 (628)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陕西省旬阳西南闾河镇,属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