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郾城县

郾城县

隋开皇五年 (585) 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十六年 (596) 为道州治。大业初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道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豫州。开元十一年 (723) 移治今郾城县。后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中部。属漯河市。面积943平方千米。人口91.9万。辖1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周、春秋为胡国地。战国为郾邑。西汉置郾县,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城西南古城村,属颍川郡。东汉、三国魏、晋因之。东晋废。隋开皇五年(585年)置郾城县,属许州。明《嘉靖许州志》:郾城县“本古郾子国,故名”。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因遭水患,郾城县徙治溵水北(即今郾城县城),属豫州。元和十二年(817年)置溵州;长庆元年(821年)废溵州,县属许州。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0年废郾城县入漯河市,1961年复置郾城县。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属漯河市。地处黄淮平原,颍河、沙河、澧河、汾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花生、烟叶、油菜籽等。有轧辊、啤酒、化肥、造纸、水泥、化工等厂。京广、漯宝、漯周等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洛界、漯叶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许慎墓、傅庄遗址、文庙大成殿、召陵故城、彼岸寺经幢、化身台、凌云台遗址等。


猜你喜欢

  • 伊卢

    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乡伊芦山附近。《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卢。”《续汉书·郡国志》 东海郡朐县:“有伊卢乡。”

  • 临虑

    战国韩邑。即今河南林州市。《荀子·强国篇》: 秦地 “在韩者,逾常山乃有临虑”。古邑名。战国韩邑,后属秦。即今河南省林州市。《荀子·强国篇》:秦地东“在韩者,逾常山乃有临虑”,即此。西汉置隆虑县。

  • 杜莫墟

    在今广西荔浦县南杜莫镇。明为杜莫寨。旧属蒙山县。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永安州图:西北有杜莫墟。

  • 河子沟

    旧名急流江。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二十五里急水沟。《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六合县: 河子沟“宋淳熙初所开新河也,下流入于大江”。

  • 眭城渡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十里,路通咸阳。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泾阳县: 泾水渡有 “眭城渡”。

  • 蒙水县

    北魏置,属凉州建昌郡。治所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后废。

  • 莫离驿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为唐代鄯城县 (今青海西宁市) 至吐蕃逻些城 (今西藏拉萨市) 交通要道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傑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在今青海省共和

  • 中正县

    1946年4月改奉化县置,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旋复名奉化县。

  • 保宁府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阆州东川路元帅府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以五代唐保宁军为名。二十年 (1283) 升为保宁路,不久复降为保宁府,属广元路。明洪武四年 (1371) 属四川行中

  • 西充国县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一说在今阆中市西南。南朝宋改为西国县。梁复改为西充国县,为木兰郡治。西魏改为晋城县。②东晋孝武时侨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安县西南五十里塔水镇。隋开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