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江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即古夏水通长江之口。《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公安县北……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水左迆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也”。又称江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为古夏水通长江之口。
唐咸亨三年 (672) 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邺县: “南五里有金凤渠,引天平渠下流溉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南。唐咸亨三年(672年)引天平渠水下流至金凤台侧,又东出以溉田,故名
在今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唐韩愈有 《柳州罗池庙碑记》。《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 罗池 “在府城东。水可溉田。近有柳宗元祠,名罗池庙”。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杜郎口镇。民国《茌平县志》卷2有杜郎口。
古又名西汉水、渝水、阆中水、巴水。在今四川省东部,为长江支流。《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 源出甘肃东南的秦岭山系,汇为西汉水; 及四川西北岷山系,汇为白龙江。于四川广元市西南
又名潺亭山、董政山、凤凰山。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寰宇记》 卷82盐亭县: 董叔山“在县东九十步, 高 一里, 隔㳽江水, 孤峰绝岛, 峭壁千仞。旧名潺亭山。隋开皇四年,县令董叔封尝游宴此
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七十里高楼场。
1934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扎兰屯(今内蒙古扎兰屯市)。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69年划归黑龙江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改设扎兰屯市。旧旗名。19
即荆门山,又名楚门山。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西南,与宜昌市猇亭区西北虎牙山隔江相望。唐李白有 《郢门怀古》 诗。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 “高风汉阴渡,初日郢门山。”(1)古山名。又作楚门山。在今湖北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九十里三石浦。《方舆纪要》卷92台州府:三石镇“在府东。嘉靖中,倭掠临海之三石镇”。即此。(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川南乡三石浦附近。明嘉靖中,倭寇掠临海县三石镇,即此。(2)